第7版:学术·综合总第91期 >2023-01-03编印

美,吸引学生的源泉 ——读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刊发日期:2023-01-03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市小店区第四中学校 贾建岗  语音阅读:

美是什么?当今社会,人们似乎忙碌的很,收发微信、学习证件,应接不暇;城市也很忙,高楼大厦,商铺广告,日新月异;社会上新闻事件,流行时尚,汹涌澎湃,似乎都觉得,美就是大家都在跟风的东西,美就是不断出现的新鲜、奇特,美就是从来都没有的现象。其实,这些都与美无关。

读蒋勋老师的书《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美应该是这样的:美是跟创造有关的。台湾当年举办过一个达芬奇教育展览。当时,展览了达·芬奇的六千件手稿,他随身有一个窄长的笔记本,很小的笔记本,用来随时记录。他去世之后,这批东西保存的很好。这个展览就是把手稿里所记录的就是达·芬奇当年所做的很多实验,由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并制作出来。许多人觉得,没有《蒙娜丽莎》,没有《最后的晚餐》,很失望,不值得去。我认为,这个展览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达·芬奇不仅是一个画家,至少不止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创造者,他所关心的东西,原本都是与创造有关的。我相信,美是在人类生存的艰难困苦当中,使你发生信仰的那种东西。这种东西,定会带来创造的灵感。

纵观我们的教育,美在何处?我们整天板着面孔,训斥指责,冷酷无情;题海战术,淹死者众,生还者少;机械训练,喜欢者无,被迫者众;哪里还有美感可言,更不敢奢谈创造。老师们也变得一个个自私独断,鼠肚鸡肠,学生变得一个个唯分而谈,不择手段。学习的美感已经荡然无存,更无创造。

知识本来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长期的智慧总结,长期的对美的事物的观察美化的结果,她自身的魅力就有很强大的吸引力,让后代子孙陶醉其中,学而不厌。但是由于我们的分数论、考试论、功利化,教师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填鸭人,学生变成了一个毫无乐趣的鸭子,学习变成了为了考试的完任务。知识的美,在支离破碎的分解下,毫无美感可言。

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美,继承美,欣赏美,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身上散发出令我们敬佩的力量,他们就是美的化身,不论他们的长相美丑,不论他们的穿着美丑,这些都无碍,知识的美,已经使他们的“内在自我”顶天立地!

做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勇敢的挑起挖掘知识之美和学生学习寻美的重担,让美的文字,美的声音,美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河流中,尽情遨游。让学生在美的学习中发现美感,交流美感,获得美感,创造新美。

老师,要在知识的美和课堂的美之间,架设起美的桥梁,让教育成为寻美的教育,让教师成为引美的人,让课堂成为美的发现、挖掘、展示的舞台,美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