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的名字是《寒食》,被编入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课《古诗三首》。诗人韩翃用白描的手法写实,写出寒食时节春意浓郁、满城飞花的美妙景致,继而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充溢着诗人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一日,走进一位六年级语文老师的课堂,恰好与这首诗相遇。这位老师在带着学生理解诗意后直言,《寒食》这首诗是一首讽刺权贵的诗。
听闻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陷入思考。“春城无处不飞花”开篇一句便展现出寒食节长安城的迷人景致。春日的长安称之为“春城”,造语新颖,极富美感;两字的音调富于变化,谐和悦耳。“春城”处处“飞花”,写出了寒食的暮春景象,东风袅袅,柳絮起舞,落红无数。“春城无处不飞花”描摹整个长安,下一句则聚焦到了皇城风光。长安城满是春意,一片繁盛之景,皇宫自也春意盎然。诗人仍未直接描绘暮春盛景,而是选取了“御柳斜”这一典型近景。寒食日素有折柳插门的习俗,柳又与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典故互为呼应,这一意象的选取可谓用心至甚。
将《寒食》一诗置于单元整体来看,虽与所在单元语文体裁和题材存有不同,但都满载着浓郁的民俗风情,耕植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蕴藏的人文美,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然而教师一个“讽刺诗”的定调却全然把孩子们带入了对于权贵的愤恨中,传统文化的美已全然忘却了。
事后与这位老师进行了一番交流。这位老师提到,教参对于《寒食》一诗的解读便是讽刺。翻阅教参,关于这首诗主旨解读的部分跃然纸上。“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此诗借“五侯”之典讽刺宦官专权,有人认为此诗意在表现寥落文人落寞之意,也有人认为本诗“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时节长安城春花飞舞之景和朝廷赐火活动之风俗,并无讽刺意义,正因如此,这首诗才深深折服了当朝皇帝唐德宗。
一首好诗,其本身的意象是很丰富的,每个人在欣赏阅读时都能从心出发得到别样的触发和感动。在读到《寒食》一诗时,有人感受到时代的悲哀和其中的讽刺之意,有人感受到春色如许,有人感受到寒食特色风俗,有人则会感受到旧日皇家气象。正所谓:“诗无达诂,文无达诠。”教师直接将诗歌定位为一首讽刺诗,在我看来,有失偏颇,颇有以偏概全之意,且无疑是对学生思想的禁锢。
细细思量,其缘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未能更新,对思政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认识不清,更何言旁征博引、寓教于乐,也因而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一教学目标未能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也流于形式。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第一条便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教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提升思想文化修养,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而就《寒食》一诗而言,诗歌本身便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便是极好的挖掘点,可以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深刻剖析“寒食节”的文化内涵。介子推之“不言禄”,其清高孤傲的性格,不慕虚荣、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以及其对祖国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便自然地融入了课堂,沁润无痕地感染着我们。介子推所追求的忠国孝亲,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它对于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促进人们敬老孝亲,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凝聚国家力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而此间种种,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由寒食节忠孝文化发展而来的当今忠孝观,业已成为当今中华儿女心中间一种深根固柢的价值理念。从“寒食节”的现代内涵和意义展开,结合近年热点话题“新冠爆发”,分享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战疫事迹,党和国家积极的防疫举措等等仍然如在眼前般的真实案例,教会孩子爱党爱国,勇担重任。这样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营造启智润心的育人氛围,也就达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
《寒食》课堂,不止讽刺,不止落寞,更应有对古诗遣词造句的鉴赏,对节气和风俗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对生活积极向上的达观进取之心。让诗中的每一个文字展示出来的飞扬文采、睿智思维都在学生眼前竞相出现,让学生开阔的思维、独异于人的思想、朝气蓬勃的状态成为课堂最耀目之光华。
思政课堂,经由深耕细挖,能让每位受教者可以潜移默化地成长,让每位教师在寒耕暑耘后采获人生价值的硕果田园。教学相长中,一粒粒智慧的种子得以破土生发,发荣滋长,接续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协同擘画强国蓝图。
宫中用新火燃点蜡烛,将其赐给贵戚近臣以示皇恩,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这是唐的一种制度。这首清代学者吴昌祺便曾在《删订唐诗解》中表示:“清明赐火,则寒食之暮,为时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