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学术总第106期 >2023-05-16编印

“懒”老师的锦囊妙计
刊发日期:2023-05-16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 白旭婷  语音阅读:

过去体育课程改革解决了学生体质合格问题,如何让学生体质强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4月1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强调,要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希望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可是如何保障学生的课外一小时的课余体育锻炼质量,则需要我们思考。

目前课余体育锻炼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表面上也进行了学段的分层,但是执行上依然是“上令下行”的单项交流,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永远是被监督的对象,打击了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自主性和积极性。怎么才能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怎么样让课余体育锻炼变得有趣又有效呢?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所以课余体育锻炼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主学习,并在课余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课余自主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为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我冥思苦想,明白要想真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我必须要做个“懒”老师!于是,室内课我故意垂头丧气地来到班里,班里的小机灵鬼们很快就发现今天的我和平常神采奕奕的我不一样,都问:“老师,您怎么了?”我说:“我发愁啊!你们的体质健康成绩今年没什么进步,好多同学都刚刚过及格线,老师多希望你们身体棒棒的。所以想安排你们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安排。安排一样的内容,素质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吃不了’,最后你们都坚持不下去。课余体育锻炼又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难呀!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学生们一听老师在请教他们,都激动地讨论……一会儿,学生们就有了讨论结果,同学们说,老师你可以给我们布置不一样的练习内容。我一听,我可是个“懒”老师,这种事情我怎么能“代劳”呢?我说,全班45个同学,老师带着五个班,就是225个学生,老师要是给每个同学都制定一份锻炼内容的话,这个学期老师什么都做不了……同学们一听,马上附议,并纷纷表示我们可以自己制定自己的。我说这个方法好。不过我们需要先“诊断”一下自己目前的体质健康情况。于是,我把孩子们的成绩投影到大屏幕,并且把成绩标准给了他们,告诉孩子们怎么看自己的成绩等级。很快,孩子们开始自我诊断了——“我居然超重了”“我的肺活量居然不及格”“我跑步刚及格”……

我诙谐地问学生:“我说看完病,该治疗了,怎么治疗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最后有个同学说:“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个锻炼计划。”于是,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己给自己“开处方”,我先给大家分组,把相同“病情”的同学分成一个组,我说大家可以讨论讨论。不一会儿,就有一组学生问我:“老师,我们肺活量不好,怎么才能提高肺活量?”我说:“也许你应该从什么是肺活量开始了解。”于是,给了他们一个“锦囊”。锦囊里是我提前准备好的关于肺活量的知识,肺活量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锻炼肺活量的好处。孩子们通过锦囊,迅速了解了肺活量,并在理解肺活量以后想出:闭气、吹气球、吹蜡烛、吹纸、长跑等等练习肺活量的方法。最后我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并指出:通过吹蜡烛可以锻炼肺活量,但是太危险,不适合我们小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安全的方式来练习。其余各个小组也陆续拿到锦囊,锦囊里是各个项目的动作技术,以及影响这些运动的因素介绍。跑步组通过锦囊提出要改进摆臂动作、提高腿部力量的方法,坐位体前屈组惊讶地说原来不止腿部柔韧,背部柔韧也需要练习。学生们过去总是被动地练习老师布置的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练习是盲目的,现在通过锦囊,课余体育锻炼变得更有趣味性、目标性和科学性。

7-1 (1).jpg7-1 (2).jpg

接着,我又问学生:“治疗方法有了,可是要如何检测评价呢?”学生说:“我们坚持按计划锻炼,然后过一段时间,您再给我们测试,看我们有没有进步”。“懒”老师的我赶紧“推脱”,教学进度不能打乱,其余时间老师课太多了,分身乏术啊!这时候同学们马上说:“老师,你可以把仪器借给我们自己测。”我说这个方法好!于是我把测量仪器分配到各组,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安排组长进行仪器的保管。学生以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互相检测,互相改进锻炼方法,学生是身体和脑力的双重锻炼。

一周后,我发现学生的练习热情愈演愈烈!以前,我布置体育作业,每天跟在他们后面督促;现在,居然是他们每天跟在我身后追问:“老师,我的坐位体前屈怎么还是没进步啊?我明明每天压腿的呀!”我心里想:“肯定呀,你才练了几天,哪有那么快的效果。”但是我却装作惊讶地说:“是么?怎么回事?一定哪有问题!”学生马上说:“对了,上课每次压完腿都要踢腿,这几天我忘了踢腿了!不行,以后我每天得加几组踢腿!”还有的学生跑过来和我分享他的小进步:憋气时间长了、跳绳的次数多了、我瘦了两斤……就这样,我做了一名“懒”老师,学生们反而变得越来越“勤快”。

(一)自主合作,提学生素养

做一个“懒老师”,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诊断”发现问题,通过“锦囊”去理解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实践,定期自我检测,反思改进锻炼方法。学生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终身受益。

(二)多策并举,提学生兴趣

学生的自主,并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老师的“懒”也不是完全的甩手掌柜,什么都不做。而是有策略的放手,通过自我诊断策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而不是老师给你指出问题,并且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制定符合自己自身情况的锻炼目标;通过锦囊妙计环节的因材施教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存在的差异,这样学生在设计的锻炼内容、形式、强度、时间等等方面就变得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科学化,可操作性更强;通过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检测的多元化评价策略,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再单纯的以优、良、合格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鼓舞,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三)“懒”藏智慧,助学生成长

陶行知说过:“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后可以实现。”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唤醒学生“自觉的力量”。

“懒”老师看起来“懒”,实际上是很有智慧的。“懒”老师将学习这件事情真正还给学生。“懒”老师行动上“懒”,思考上“勤快”。本次案例中,我在行动上好似什么都没做。但是,课前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课中,通过“诊断”,让学生设定锻炼目标;通过各种“锦囊”,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课后,通过自测,反思锻炼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觉参加到课余体育锻炼中,体会锻炼的乐趣,从而能学会有计划、科学地安排课余体育锻炼。“懒”字背后关注的是学生;“懒”字背后是体育素养的落实;“懒”字背后是思考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充分相信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放手去做……做一名“懒”教师,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学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