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学术总第115期 >2023-07-18编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刊发日期:2023-07-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四川省夹江县甘江镇第一小学校  夏翔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演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其中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学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通过数学课程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兴趣

根据调查,现在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不感兴趣,从而导致被动学习,消极学习。

2.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经验不足,没有利用较多的现代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无视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按照单一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无论是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还是形成的结论,都是教师直接包办代替,或者设计好问题,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学生在思考,在回答问题,实质上学生只是条件反射,在教师的牵引下机械作答,根本就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学习,难以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奥秘,无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出现解题按部就班,思维固化的趋势。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愿望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具体性,属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侧重对经验的感悟。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与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通过直观的事物、鲜活的事例或故事,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愿望。

【案例一】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我引导学生们发现周围的生活用品,创设一个大方向的数学环境,鼓励学生们从身边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比如通过引入教室黑板、课桌、学校花坛、胸前红领巾等学生再亲切、再熟悉不过的物品,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愿望。课后可以布置除了书本作业以外的作业,比如让他们自己寻找身边的几何图形,将它们画在图纸上,第二天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通过观察、绘画、交流,促进学生发展几何直观素养,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鼓励学生进行研创学习,教师只需给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学习素材,然后留足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案例二】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退位减法36-8。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通常就是老师直接讲授方法:先从30里拿10出来与6合成16,用16-8=8,再用20+8=28。这样讲解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的确掌握算法,但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从30里拿10出来与6合成16,用16来减8,为什么最后要用20+8不是20-8。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出示借足球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问你们会自己计算吗?初次接触退位减法的他们显然不会,于是我就先让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该怎样从36里减去8呢?孩子们可积极呐,边摆弄小棒,边思考,这样拿不行,换一种方法,教室里举起了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慢慢的,几乎所有同学都成功的算出来了。听到同学们的汇报,“先算16-8=8,再算20+8=28”“先算10-8=2,再算2+6=8,最后算20+8=28”,我故意好奇地追问,16哪里来的?10又是怎么一回事?最后为什么都用20+8呢?从他们不太流利的回答中,我确信,他们是在认真思考。就这样通过自己的研创学习,不仅理解了退位减法算理,更加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素养,也不能因为“独立”而忽略其它数学活动,有时需要在合作学习、共同交流中得以彰显。教师应该给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在独立思考前提下的小组学习、全班分享都是不错的渠道。

【案例三】《周长》教学片段:在通过“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系列活动,学生基本理解了周长意义后,我拿着一张照片对大家说:“我要为这张照片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准备多长的相框材料呢?你们能帮老师算一算吗?那就先各自思考需要怎么办后进行小组合作吧,”这时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只见各小组快速围坐在一起,赶紧拿出我分给他们组的相片观察、思考,然后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后,各组开始分工合作,纷纷开始测量和计算。只见有的同学拿出尺子测量,有的同学按住照片,有的同学记录,有的同学计算,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了,场面很是温暖。没过一会,各组都陆续完成了任务。在全班分享时,呈现出了很多的计算方法:21+15+21+15=72(cm);21+21+15+15=72(cm);21×2+15×2=72(cm); (21+15)×2=72(cm)。每组汇报完后,我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让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提问。这样有利于培养认真倾听、敢于质疑的好品质,同时在质疑、答疑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

2.张明:《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天津教育》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