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关注总第117期 >2023-08-01编印

特色文化引领内涵发展 优质课程提升教育品质——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课程建设亮点展示
刊发日期:2023-08-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51b24b55be1eaceef0d3cd9cba0617.jpg

编前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走内涵特色发展道路,是新形势背景下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校园文化与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以特色文化引领内涵发展,将“阳光教育”文化内涵渗透到课程建设中,以优质课程提升教育品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2.jpg

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始建于1950年,坐落于迎泽区并州东街,校史辉煌,底蕴深厚。近年来,学校在充分研究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探索确定了“阳光教育”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而不同,光芒万丈!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进一步形成了“仰高砺新 蓄阳至善”的校训,它是全体师生追寻的信条、行动准则。

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将“阳光教育”文化内涵渗透到课程建设中,在不断实践中明确了把培养“仁爱担当、自信表达、优雅灵动、和合共生的新时代阳光少年”作为学校课程育人的目标,其核心为“向阳而生,蓄能未来”,以“向上”课程为载体,即一套体系、四个重点、三种办法,亮点纷呈。


融合创生,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育人理念再好,也要有适切的课程体系作为载体,在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中慢慢“长”出来的学校课程才接本校地气,才适合本校学生。于是,学校构建了“五大领域四类课程课程体系”,如用一幅图来表达,这就是课程的Logo,它由两个字母“U”和“P”组成,并且蕴含两种内涵。

第一种,学校可以整体来看,它是一个单词“up”,就是“向上”的意思,寓意着少年向阳而生,蓄能成长,这正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字母“p”像一个光芒万丈的太阳,正在发散着的五道光芒对应着学校教育的初衷与归属:“德”“智”“体”“美”“劳”,也就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爱”“慧”“健”“美”“行”领域,而每一个后缀的“+”,则寓意着无限可能。

在“爱”“慧”“健”“美”“行”五大领域之上,以学生生活和成长需求为原点,以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领域为线索,构建了四类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每个领域中都有四类课程的呈现。比如:“爱”领域中,基础性课程有:道德与法治;拓展性课程有:寻访清廉基地等,研究性课程有:美丽家乡我代言等,选择性课程则是:职业体验课程。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五大领域的融合课程——“阳光少年主题邮局”一系列课程,它正好对应着课程Logo中的第二种含义。任何课程的落地都需要评价的支持,Logo中“U”是一个蓄能池,池中跃动的是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向阳成长评价体系”,以“一核双轴 五维六会四评价”的理念,实现着课程体系的教-学-评一体化。


课程开发,围绕四个重点展开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战场。为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依据学校办学目标,在课程开发方面,学校围绕四个重点展开:

有些课程是基于校情生情发展需要开发构建的。例如:阳光少年主题邮局特色课程。2021年5月,学校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设立阳光少年主题邮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邮文化课程。阳光少年主题邮局由学生自主管理,服务对象为全校师生,每周定期开放。当邮局开放时,当日值班的小组成员就要履行各自的职责,接待来此寄信的师生、介绍邮局、讲解邮文化……阳光少年主题邮局不仅给孩子带来真实的工作角色体验,搭建了志愿服务平台,还提供了邮文化特色课程及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省邮协“原地邮展”,组织学生鉴赏“中秋”“建党百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系列套票。有的学生还自主设计“府城游”套票,让家乡的美丽通过邮局传播到四海八方。在东岗小学举办的全省少年儿童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上,舞台剧《少年邮局的一天》引得在场来宾纷纷点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感慨道:“孩子们把自己对于家乡的理解,画在明信片上,寄向远方,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风采,还宣传了山西。”今年暑假,学校依托“阳光少年主题邮局”,开展“山西娃喊你看山西”的实践课程。孩子们围绕家乡地标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等进行明信片创作,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畅游山西的邀请,争做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有些课程是从学校传统项目中发展而来的。例如:竹笛课程。从2003年第一个音乐实验班的十支竹笛到今天全校的千支竹笛,从最初的特长试点班、课后兴趣班到如今的竹笛课程与音乐课程的有机融合,竹笛已不再是一样简单的特色乐器,成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艺术类拓展型课程。

有些课程是基于现实需要开发构建的。比如:小厨神课程。学校在落实国家规定的《劳动》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在校园内开辟了劳动教育基地“阳光农场”为学生们提供身临其境、动手实践,观察农作物应时生长过程及习性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躬耕之乐中感受劳动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开展了 “一碗面 代代廉”“包青团,守清廉,忆清明”“品莲食,树廉志”等系列“小厨神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拓展和探究课程,重构学生校园生活。

课程中还有些课程是基于当地资源文化开发构建的。例如:“美丽家乡我代言”研学课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歌颂大美山西,展现华夏文明,弘扬优秀文化,以科学小实验、创意朗诵、模型制作、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开发出了“美丽家乡我代言”的系列研学课程。

希娅校长多次提到: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元素都是课程。实践中学校也体会到:学校课程建构,需要在自己的教育史中不断传承和创生,只有慢慢长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和灵动,才能促进课程实践智慧生成,促进校园生活品质提升,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33208e2b5db14f29ab2910cc45a55b7.jpg

立体实施,推进课程品质发展

依托课程内容的架构,我们主要采用三种办法实施——

依托一种模式:研、训、做、展光合式教科研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最大作用就是源源不断地为生物赋能。这种基础性和广泛性的赋能非常符合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的特性:为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持续进行自我更新、产生能量。为此,学校首创了“光合式”教科研,是指将凝聚“靶向给养”精神的教育科研工作,投入“阳光教育”之“赋能”中,经过“研——训——做——展”一体动能,融合于文化、管理、教师、课程、课堂、评价六方面,生成典型的研究成果,如同光合作用一般转化出的源源不断的能量,滋养着师生生命拔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研兴校”战略目标。

研:用课题研究方式探索解决学校教育的要点问题,抓住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课程建设,以点促面开展研究。在省“十四五”规划课题《“AI+大数据”条件下学校“五育融合”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的引领下,学校以问题为导向,在全校各个学科中积极推进课程的评价研究。

训: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以“两结合四系列”培训为支撑,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校聘请专家学校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还带领教师外出学习取经,由此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做:扎扎实实做好课题行动研究全过程,认认真真实践课程教育全过程。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理论思辨等方式产生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行动研究的策略,并进行反思、进一步指导课堂教学。

展:指多角度地展示教学研究成果,如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小论文、进行课堂观摩展示、课堂教学竞赛等,让教师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们实现专业化成长。

学校的“光合式”教研模式不断更新迭代,目前,指向教师生涯场域、转换创新、汇聚能量的2.0版的研修架构已经应运而生,它与之前的经验形成了又一环的“光合作用”,未来它将源源不断的释放新的能量。


改变一种方式:项目式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在迎泽区教科研中心“一核双翼五手段”的总体思路统领下,学校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引领课堂改革。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实践中打破学科边界,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学校开展了融入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转化,提出了三种实践样态。

基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以数学学科、语文学科为主,辐射引领其他学科。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学生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在做事中体现学科关键能力,在成果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大单元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为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学校积极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探索出了大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思路:从所设计的大单元类型出发,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确定大主题——围绕大单元主题,设计“真实问题情境”——在大情境的辅佐下,形成指向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镶嵌学习评价——最后按照必要性原则设计检测与作业。大单元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能够打通知识的纵向联结,统整知识的横向运用,基于学生真实的情境需求,启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国家新课程方案中规定有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项目学习是运用一种真实的综合方法,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整体理解,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学校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了以“锦绣太原”和“邮文化”为内容的系列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此外,学校还探索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乐考进行时”,采用多学科融合,沉浸式探索的乐考活动,通过游戏化、模块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法,以闯关的形式做中测、测中学并对孩子完成整个过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学校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以项目化学习为支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一套体系: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篇一句话,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点明了教育评价改革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树立科学的人才成长观、素质发展观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校积极响应文件精神,把“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确定为学校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起具有东岗特色的“一核双轴、五维六会四评价”向阳成长评价体系。”

“一核”,指的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它是整个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改革的终极目标。“双轴”,即围绕评价核心,开展评价实践的两个依托,也是学校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两个特色。“一轴”为“阳光少年主题邮局”教育体验平台;“一轴”为“AI+大数据”云端学生成长评价平台。学校对应“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设计了“五色蓄能”,每个能量发展方面都制定了“六会”的评价成长能量卡,对应规定性指标,分为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两个层面。而“四评”指的是过程评价、终结评价、增值评价、即时评价。主要通过不同的“源”,采集学生多“维”的成长数据,实时化、无感知、伴随式地记录学生行为表现和成长数据,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完成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多维度、立体的“数字画像”。

学校采用试点班级,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完善相关评价指标。协同教科研分享评价经验,逐步在全校推进。家长会上解读评价意图,获得家长支持,家校联动,在评价项目和方法上达成共识。遵循“关键品格、底线准则、极简原则”的评价设计理念,用有限的评价去激发心智无限的人。暑假期间,通过评价系统大转盘,家长及时记录孩子读书、跳绳、吹笛子、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教师给予关注、点评,激励每一个孩子在自主中学会自律。

17af89188c9dd83718a16cf2dbe828f.jpg

【结语】:“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不仅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是深具内涵的特色文化,在这种特色文化的引领下,迎泽区东岗小学多方发力推进课程建设,但仍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学校课程建设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办好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贺晓英 王丽娟 杜宇   王姝燕 史旭盼 张琛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