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教研总第158期 >2024-05-28编印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刊发日期:2024-05-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西街小学  李洁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文章围绕“刷子李”这个人物,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安排极具戏剧性的小事体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本课的编排意图很明显: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冯骥才文章的兴趣,课外继续走进作家笔下的人物。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提问:你都知道太原的哪些特色的手工艺品?

2、(播放非遗手工艺品的视频)

二、板书课题,猜想人物。

1、对话导入。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姓氏是李,技术是刷浆。

小结:行业在前,姓氏在后,这是清朝末年天津一带的叫法。只有在这个行业拔尖的人物才能得到这样的称呼。

2、感知奇人。

行业加姓氏这样巧妙的组合可以突出一个人的特点。看,我们又学会了一种给文章拟题目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文题目中提取信息,使学生感受课文题目的“独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初识人物之奇

(课件出示)学习活动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刷子李的语句,小组合作讨论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特点的?在课本上做好简单的批注。

7-233.jpg

(师随机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参与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初识奇人。

3、走进片段。(课件出示课文片段)

4、品味“悠然”,体会技高。

5、读出“悠然”。(学生齐读,师生合作朗读)

6、小结写法——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用不同的形式朗读,以读促悟,初步感知刷子李是俗世中的一位奇人。通过品读直接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了解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

板块三:细探写法之妙

1、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学习活动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9段,圈画出曹小三心理变化的语句。思考曹小三对师傅的态度变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7-8562.jpg

2、交流汇报。

3、完成板贴。

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帮老师把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完整地呈现出来。(请学预设来完成板贴)

4、聚焦白点。

仔细再看这个表格,你有什么不同的发现。提示,此刻曹小三最关心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正是师傅身上的白点牵动着曹小三的内心。现在,你们都是曹小三,经过这样跌宕起伏的内心变化后,你发现这小白点原来是师傅不小心烧的洞,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回答)

5、合作朗读。

此刻的曹小三对师傅达到了崇拜的境地,就让我们跟随曹小三去见证那神话般的传说。一起来合作读。(伴奏)

6、走进内心。

走进曹小三起伏变化的内心,我想此刻你一定读懂了作者。他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描写曹小三是因为什么?(指名回答)

小结:像作者这样,通过旁观者的反应来侧面烘托人物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就是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设计意图:聚焦文本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文中曹小三态度变化的句子,体会作者从侧面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让学生更能深刻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鲜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方法的妙处。

板块四:巧书奇人之奇

(课件出示)学习活动三:观看太原非遗传承人王博视频,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写一写王博的高超技艺吧!

7-523-7.jpg

2、学生练笔。

3、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写是读的最终目的,让学生练笔,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板块五:荐读引入奇书

  1、拓展阅读,出示《俗世奇人》中的其他文章。

2、推荐学生阅读《俗世奇人》。

设计意图:课的结束是阅读的开始,去往更广阔的奇人的世界,认识更为多元的人物形象,为阅读经典埋下一颗种子。

板书设计:

7-512-7.jpg

教学反思:

《刷子李》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课文主要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以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大作家冯骥才语言的精妙。教学中我以“奇”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奇、揭秘奇、书写奇。整节课指向集中,设计精巧。合理运用导学案,节省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巧妙地过渡,让课堂结构紧凑。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讨论突破重难点。总的来说,整堂课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深入文本品析语言。在教学刷子李刷墙动作的片段时,仅仅抓住“悠然”一词体会是不够的。还可以引导学生知晓如何写出这种美感,进而拓展到如何写出日常之娴熟的美感,在以读促写的迁移中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悟出遣词造句之道与表达技巧之妙,其语文课才会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另外,作为语文教师还应机智应对,精准评价,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辨是非,收获知识,增长才能。最后还要把读与写结合,让学生习得方法,进而迁移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研读教材,深度思考,创新设计,让教学具有“语文味”。同时,还要广泛读书,勤于笔耕,让教学更有灵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