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教育人智慧的力量。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当高品位的文化成为一种底蕴,一种传统,就有了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太原市晋源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儒雅教育”为引擎,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谋划学校发展,驱动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斐然,亮点纷呈。
在太原环境优美的晋阳湖畔,坐落着一所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美丽学校——晋源区实验二小。漫步在学校校园,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随时可闻师生的朗朗诵读声,与学校的每个师生交流,都可感受到二小人深厚的知识素养,温文尔雅的气度,彬彬待人的礼仪……
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太原化肥厂子弟学校,后改为太化二小,2007年归晋源区后改名为晋源区第二实验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从九十年代开始,坚持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优势项目,形成了淳朴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让每个孩子在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曾多次获得“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太原市校舍设备标准化学校”“太原市十佳红旗大队”“太原市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立足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提炼出“习中华经典,润儒雅人生”的办学理念,凝炼出“儒雅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制定了落实“儒雅教育”的行动计划,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育人环境,使“儒雅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断鲜明,助推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多向发力促进教学提质增效,促进“双减”行稳致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聚力党建领航,激发教育教学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思路,发挥好党建引领和教育先行作用,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让理论学习“全”覆盖。为扎实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总支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专题理论学习与落实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理论学习制度,紧扣主题教育学习重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学带学促学作用,通过专题学、领导干部讲党课交流学、结合调研现场学、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红色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沉浸式学等方式,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
深入社区干事,让志愿服务“热”起来。主题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总支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把主题学习教育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学校党员志愿者先后深入社区讲党课2次,理论宣讲1次,志愿服务10多次,得到社区一致好评。
筑牢思想防线,让思想阵地“牢”起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进一步种好“责任田”、守牢“主阵地”、打好“主动仗”。2023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太原市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授予太原市思想政治示范校。
树立崇廉新风,让清廉建设“严”起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结合工作实际,将清廉建设与“儒雅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突出古诗文诵读优势,以诗词为载体,多形式全领域渗透清廉教育,逐渐形成了“145”的创建思路:坚定“一个中心”不动摇,“四个一”活动强抓手,“五部门”联动,共打组合拳,多方位、立体式开展工作,通过“儒雅文化润清廉”“儒雅剧社演清廉”“儒雅作品写清廉”“儒雅课堂培清廉”“儒雅诗文诵清廉”“儒雅活动孕清廉”“儒雅行为显清廉”七大矩阵,进一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工作。
狠抓师德师风,让教育环境“好”起来。学校每学期初开展“立师德 树新风 筑师德”的主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宣讲、师德师风讲座、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等方式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把师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师德教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学生敬佩、社会认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聚力教育教学,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课堂,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双减”走深走实。
乘势而上,拓宽教研之路。学校聚焦“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核心问题,根据质量监测反馈数据,组织学科质量分析,寻找相关科目在同学科中质量下滑的原因;注重校本教研,细化大教研形式和内容,每周组织一次的学科大教研活动,学科教师一起学习、探究,达到共同提高,打造精品课堂;联合省实验小学,请进名师授课讲座;组织教师组内共读一本书活动,促进教师内涵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同时利用大教研听讲座实录和课堂实录,边观看边反思边研讨,找差距、学经验;邀请名师进校进行示范教学,多种渠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聚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是落实教学计划的主阵地,学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演绎、角色扮演、朗诵示范、情境创设等,让经典鲜活起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反复诵读,情景展观,意境体会,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深度。
多彩活动,提升综合素养。为满足学生们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双减”走向纵深,在“习中华经典,润儒雅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构建多彩校园生活,开展了“田径运动会”“艺术月活动”“队列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展示”“跳绳踢毽子比赛”“校园足球班级对抗赛”“作业展”“劳动技能大赛”“一师一社团,一生一技艺”……同时,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制定周密的社团活动计划,以学科素养提升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全员参与。今年,学校冲破固有校舍条件制约,向外寻求资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聚力课程建设,擘画特色发展新画卷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战场,课程建设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品质的体现。为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坚持大课程观,将环境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活动课程统整结合,形成多元课程体系,着力为学生的儒雅人生奠定多元素质基础。
浸润儒雅教育,建设静雅环境课程。教育环境可以说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环境课程建设,为“儒雅教育”营造环境氛围。学校楼内楼外,遍布经典诗文,操场围墙上古诗文环绕四周,诗配图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学校空间,礼仪教育渗透,在充分利用古诗文经典中丰富的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利用展板、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家校合作,创设共育氛围,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定期到学生家里及社区随机家访的制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同时,建立了“亲子共读”制度,要求家长在课外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既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为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培育儒雅学生,建设文雅教育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为了落实“习中华经典,润儒雅人生”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儒雅少年”的培养目标,学校开发了《中华古诗文诵读》系列校本教材,作为学生小学六年的诵读教材。同时,与《中华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的使用相结合,学校组织了系列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包括晨读吟诵、路队吟诵、诵读比赛、主题诵读等。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涉及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英语、语文等多个领域。其中“阳光国学读书会”是学校的特色社团,以国学经典为读书内容,积极吸引家长参与系列活动,开展读书活动现场会与古诗文竞赛,诠释践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校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国学素养,熏染学生的精神世界。
渗透儒雅教育,学科整合古诗文化。国家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渠道。学校从特色建设的需要出发,将经典诵读与部分国家课程有机整合,全面渗透儒雅教育。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每节语文课前都要有吟诵环节,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将诵读法、游戏活动法、情景教学法、表演激励法等诵读古诗文的方法融入语文教学中;在美术学科中,学生以“诗配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音乐学科中,把古诗文与歌唱、情景剧表演结合起来,开展“诗配乐”活动……
实施儒雅教育,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儒雅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以“礼仪教育”为核心,全面设置德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德育系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一个理念贯彻始终,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儒雅人生奠基;两个月份重点强化,九月份幼小衔接、新生培训为重点、三月份强化教育为重点;三个环节促进落实,学校将上课上操、入校离校、环境秩序等三个环节作为“礼仪教育的突破口。同时,学校围绕着“儒雅教育”文化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各异的德育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实践,学校校本课程不仅在学校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如今,学校诵读成风,学生爱诗诵诗,诵读情感表达到位,诵读方法科学,诵读能力提升,诵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儒雅教育已取得明显效果。近年来,有多名学生在省市演讲、朗诵比赛中获奖,也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学校的诵读活动、各类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思想、道德、习惯、兴趣和方法,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升华了情感,拓展了视野。
结语:习中华经典,润儒雅人生。“儒雅教育”的本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对所有人的全方位浸润,呈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教育形态。学校营造出儒雅美观的校园环境,培训内外兼修的儒雅教师,打造高效和谐的儒雅课堂,培养多才多艺的儒雅学生。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持续推进“儒雅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篇章!(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