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 万治芳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保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起为祖国人民为家乡的发展大志,在生物教学之中应不忘进行思想的渗透。在生物教学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未绝迹,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意识在教学上的体现。对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懂得,它是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向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体现。这样,学生就会树立起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意识,树立起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为高素养的未来人才。教学中进行思想渗透的方法要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将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去。例如现代竞争意识,实际就是生物学的启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学说,这是一切竞争现象最本质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就要在生物教学之中联系社会现实,把生物竞争现象引申到社会竞争现象中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解决问题的设想。虽然这些设想在学生时代没有社会适用价值,但它可以锻炼思维,以增强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例如当学了一定量的生物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回顾总结生物中的竞争现象:在生物界,无论动物、植物、微生物,他们的竞争遍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每个瞬间。生态平衡、食物链,不同物种、不同种群,不同群落,他们竞争现象,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将大大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有位老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的优势,用视频讲故事,使那些竞争意识通过栩栩如生的行为体现出来,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印象。有一节生物课的视频上,有这样一幅情景:有一群羚羊,上百只,上千只,他们来到一片肥美的草地,鲜嫩的青草,清澈的流水,溪边还有各种花儿随风摆动,散发着芳香。羚羊们吃着草,饮着水,嬉戏玩耍,好不快乐。这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个没有战争,没外族欺负的世界。它们平静地生活着。突然有一天,明明是晴朗的天空,突然风声大作,飞沙四起。原来是一只狮子奔了过来。羚羊群大乱,个个六神无主,群龙无首,只有向着另一个方向奔逃,结果还是有几只小羚羊跑不快成了狮子的美餐。狮子得胜了。这绿色的草地可为地毯,清澈的小溪是游泳池,是饮水池。好不快意的生活呀!大群羚羊敌不过一头狮子。因为每一只羚羊都敌不过狮子,狮子可以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战胜群体。这就是生物界的斗争,弱肉强食。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就会联想到社会,以前的社会、当今的社会。竞争就如那些动物,是激烈的,有时候甚至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规律。二十一世纪更是竞争的时代。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军事竞争,经济竞争。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努力做好中国的事,就要在世界竞争中败下阵来,等待着的又是被列强欺负、掠夺。我们要努力学习,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富强和崛起作贡献。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环保意识是又一项重要任务。在生物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一大因素。这一规律,人们并非不知道,但在为了快速发展生产,人们过分地夸大了人驾驭自然的能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顾此失彼,造成生态失衡。历史上曾经有过。1958年,为了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气候失调,洪灾、旱灾、虫灾相继出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大力兴建工厂,由于排污设施不达标,又造成全国性的环境污染,土质变差,影响人们饮水健康。虽然大量饮用自来水改变了饮水状况,但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水污染,水中生物失去生存能力,生态失衡。旅游观光是要山清水秀的环境,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旅游观光产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融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融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学生有了环保意识,有了环保责任感,将来无论他们当了科学家,当了干部,还是老百姓,无论他们在环保战线,还是其他行业,都会在生活、生产中,兼顾环保因素。这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得到落实。
在生物教学中创新意识也应得到培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创新意识呢?生物研究的成果每一项都是创新的结果。前苏联生物学家米邱林嫁接成功梨苹果。果实大而甜。在中国,科学院士袁隆平实验出了高产水稻,为人类粮食问题作出了贡献。还有不计其数的水果专家,他们使那些原有的柑、橙品种不断更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还有那些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农艺家,他们研究出了立体农业。有个农村老人,多年来爱花养花。有一次他随同孙子们去公园里游览。看见那些花时十分诧异。好些花儿根本就叫不出名了,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儿孙们告诉他,这些都是园艺家们的创新研究的作品。他久居深山,不知世间变化这么大。创新使祖国变得多么美好啊!
超前教育也应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渗透。超前意识是指对社会有一定的前瞻性。而这种前瞻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的。如当初马寅初先生就对人口发展具有前瞻性,可惜那时政府没能采纳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致当人口发展超快时,又才大张旗鼓地搞计划生育。现在的生二胎三胎的号召与生育政策,又是国家前瞻性的体现。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所教知识点,有机结合思想渗透,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