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万柏林区紫郡小学校 韩晔
摘要:探索戏曲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阐述该教学法如何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分析其对提升阅读感知和写作表达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合理运用戏曲情境教学法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戏曲情境教学法;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应用
引言: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瑰宝,蕴含丰富的情感与艺术价值。将戏曲情境教学法引入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能为课堂增添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值得深入研究。
1.戏曲情境教学法概述
1.1概念界定
戏曲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还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民族精神。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将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戏曲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戏曲元素巧妙融入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它以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依托,通过创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戏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这种方法并非简单地将戏曲表演搬入课堂,而是深入挖掘戏曲中的文学性、表演性、音乐性等元素,将其与语文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1.2特点分析
情境教学有利于营造一种愉悦、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戏曲情境教学法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戏曲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深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戏曲通过优美的唱腔、精彩的表演、独特的服饰和舞台布景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在教学中创设戏曲情境,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例如,一段激昂的戏曲唱腔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其三,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戏曲表演本身就需要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参与到戏曲情境的创设中,如模仿戏曲角色的表演、编写戏曲唱词等,这种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能力培养相契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戏曲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营造情境辅助理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营造戏曲情境对于辅助学生理解文本有着独特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而戏曲情境可以通过直观的表演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场景。例如,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可以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选取与之相契合的戏曲片段或创设戏曲场景。如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借助戏曲中表现古代战争场面的桥段,展示赤壁之战的宏大与壮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同时,戏曲中的人物服饰、妆容、动作等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社会风貌。
2.2提升阅读感知能力
戏曲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阅读感知能力包括对文字的语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以及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等多个方面。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刺激学生的感知。首先,戏曲的唱腔韵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不同的戏曲唱腔有着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如京剧的西皮二黄、越剧的尺调弦下腔等。当学生接触到这些富有节奏感的戏曲唱词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加敏锐地感知到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其次,戏曲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对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唱腔等多种手段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观看戏曲表演或参与戏曲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最后,戏曲的不同剧种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点,如昆曲的典雅、黄梅戏的清新等,这些风格特点与文学作品的风格有着相通之处。通过接触戏曲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风格特征,从而提升阅读感知能力。
3.戏曲情境教学法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3.1提供素材激发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可以改善当前戏曲音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戏曲音乐课堂缺乏体验感,学生认为戏曲音乐内容枯燥等问题,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戏曲走进学生的心里,将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戏曲情境教学法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戏曲中蕴含着无数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些都是写作的绝佳素材。一方面,戏曲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充满了戏剧性冲突。例如,《窦娥冤》中的冤屈与抗争、《西厢记》中的爱情与礼教的矛盾等。学生可以借鉴这些故事情节,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文章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戏曲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忠诚勇敢的关羽、聪明伶俐的红娘等。这些人物形象可以为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提供很好的范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段来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3.2培养情感丰富表达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戏曲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达。戏曲是一种情感表达非常强烈的艺术形式,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将各种情感传递给观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体验戏曲中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写作时更加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当学生观看一段表现离别的戏曲片段时,他们能够感受到演员通过唱腔、动作所传达出的不舍、悲伤等情感。这种情感体验会促使学生在描写离别场景时,能够更加真实、细腻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3优化写作思维结构
戏曲情境教学法对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戏曲的创作和表演有着严谨的结构体系,如戏曲的开场、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戏曲的结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合理的写作思维结构。首先,戏曲的开场往往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设置悬念或介绍故事背景。学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写作开头时采用引人入胜的手法,如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引起读者的兴趣。其次,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推进来塑造人物、展现主题。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学习这种情节推进的方式,使文章的内容充实、逻辑连贯。
结束语:综上所述,戏曲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具有显著价值。通过营造生动情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应用,完善教学体系,为语文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国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6):39-41.
[2]潘兰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232-233.
[3]杨添钧.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3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