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一所学校育人目标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政治使命。
在这里,秉持“军魂教育”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纪律性、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在这里,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太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贡献力量;在这里,将德育、艺术、体育、科学课程融入军校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走进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从学校全方位打造“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特色品牌与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中,感受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三晋大地上第一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以“国防教育”为载体,铸就学生坚实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近年来,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宫彬豪的领导下,学校紧密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特色品牌。在“军校铸魂”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优化国防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优势,凸显学校德育特色,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同时注重强化科学素养,为学生发掘潜能、展现个性提供空间,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多元化育人需求,将百姓期待的“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聚力党建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学校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打造“军校铸魂 知行树人”党建品牌,着力促进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校党支部紧密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在传承中不断开拓新思路,构建出“军规”“军品”“军智”“军体”四个维度达成“知行树人”之目标,将办学思路系统化、精益化,旨在以“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为载体,确立规范,铸就品德,发展能力,提高学生“军魂”素养,通过构建“军规正行,确立规范;军品润心,陶冶品德;军智养慧,发展智能;军体健身,锤炼意志”四维度强团队的核心体系,实现了对党员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实践中,学校党支部紧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这一特色资源,党员教师团队积极研发军规课程,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始终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员工作室”各自牵头策划,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层出不穷,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形成一套全年系列军品课程;以党员工作室牵头,以科研引领课程,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进而实现素养提升。
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党支部精心谋划、统筹安排,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校园的和谐稳定。首先,强化管理,全面落实安全责任,采用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落实的管理方法,形成每项工作有人管,人人都当安全官的群防群治局面。其次,利用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日、交通安全宣传日等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主题教育节点开展形式多样,涵盖内容全面的安全教育活动。再次,学校成立应急管理队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地震逃生演练”“防恐防暴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推进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做到“五育并举”。学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特色融合,精心打造“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铸魂。学校始终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年来,“党员工作室”各自牵头策划,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层出不穷,形成一套全年系列军品课程。其中,军规课程旨在规范学生言行,学校制定包括礼仪、礼节等10条内容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每天的课间操进行“三个一”训练,自编自创了具有军魂教育特色的武术操、警棍操等多套操,在日日练习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以德育工作为抓手,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智育启真。学校以党员工作室牵头,以科研引领课程,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进而实现素养提升。2024年,各党员工作室先后承担了《新时代小学国防教育课程品牌创建的实践研究》等在内的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4个,诸多个人课题已获相关奖项;编制了《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国防教育课程纲要》《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等,并倡议以校、年级、班级为单位举办读书节活动,设置“淘宝小书市”、好书漂流月、倡导亲子阅读……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
体育强身。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时代需求,创新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联体”模式,并特别重视体育课程中的游泳教学,以此强化学生体质。学校作为全国足球体育传统校,将这一传统深度融入体育日常活动中,形成特色体系。通过班级联赛、校际友谊赛等活动,提升体质和技能,更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协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足球的理解与热爱。
美育怡情。学校将军校特色融入艺术课程中,使国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其中,音乐活动突出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书法社团中,孩子们用工整的字迹和坚定的笔法表达了对军人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在画布上描绘了对富国强军的美好愿景。这些作品不仅富有创意,有30多幅作品被选入美术馆展出。
劳育立根。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必不可少的一环。学校开展“小农场 大科学”SSY小兵团科学劳动实践活动。以劳动教育实践为平台,融合科学、美术、语文等学科,将课堂“搬进”小农场,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生参与田间劳作,从多渠道学习知识,发现科学秘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优化科学教育,全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学校充分把握科技教育工作新的契机,全面落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精心设置与优化科学教育组织机构,增设了跨学科融合教育机构,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与劳动、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创新“科学+”科技教育模式。学校以区教育局引领的“一站三单五自主”的工作机制为核心,创新“科学+”科学教育模式。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开展“科学+”生命教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展“科学+”国防教育;结合跨学科融合开展“科学+”学科教育;结合五育并举开展“科学+主题教育”;结合协同育人开展“科学+科普教育”,形成“一核心五抓手”的科学教育特色工作,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生动诠释科学教育深度与广度。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创新的无限热情。在2024年六一科技艺术嘉年华的活动中,校园里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交响曲,900余件科技作品,1000余幅科技创想画,这些数字背后是孩子们对科技的热爱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10月底,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阶段成果展在太原美术馆盛大开幕,学校以“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精彩亮相,展览围绕“学习科学、宣讲科学、创想科学、实践科学”四大核心板块,生动诠释了科学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全面展现了该校在国防科技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与独特魅力。
有效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为进一步扩大教师的视野和提升专业素养,学校积极寻求与校外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与美术馆、科技馆、体博馆、人民防空等机构的深度合作,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实践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些经历让教师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汲取新知,反哺课堂教学,为学生们带来了更加生动有趣的科学课。
家校共绘科学教育“同心圆”。学校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科学教育活动,如家长课堂、科学实验、科技竞赛等,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科学知识,共同体验科学的魅力,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了学校科学教育的深入开展。
科学社团点燃孩子科学梦想。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校成立了多个科学社团,如科技制作社团、国防科技社团、中医药社团等。每当社团活动日来临,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坦诚交流,校园里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迸发出科技创新的火花。
积极开展科技军事体验活动。学校不仅开设了专门的国防科技课程,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科技创新大赛、科普宣讲等活动。2024年5月,“军魂启航,国防筑梦”军事科技实践体验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学校与山西爱国有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合作,在教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体验了95式胸环靶射击、迫击炮等八个项目,助力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领导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校还积极与植物园、劳动实践基地、军创文化军事研学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军事科技的魅力,激发了他们长大后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做好双拥工作,为强国强军汇聚力量
开展军校共建双拥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是山西省第一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尤其重视双拥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国防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深深刻下爱国、爱家、爱军的烙印,为强国强军汇聚力量。
营造浓厚的双拥创建氛围。学校成立以宫彬豪校长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党建、德育、少先队融为一体,同安排,同布置,同落实。每学年拟定专门的国防教育计划,“建设+服务”的“双落实”机制成为坚持把双拥共建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旨思想,教育学生走英雄成长之路,扬英雄高尚精神之魂、做英雄式的好少年。学校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2024年3月,学校3月组织开展“双拥共建,国防筑梦”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堂,走进波澜壮阔的革命时代,重温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艰难卓越的奋斗史,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勇气和力量。
增强学生国防教育责任感。学校以德育教育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促进”等开展了一系列国防、双拥教育活动,2024年,学校以主题升旗仪式、班会、实践体验等不同形式共组织10余次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在校内形成良好氛围。在课堂中,学校开设“军品”“军智”校本课程,并把国防知识融入各学科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国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九月,学校与山西省军休所合作举行“缅怀英烈志 传承红色魂”主题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期间,还邀请到了军休干部为同学们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介绍国之重器——新时代军事武器装备。
铸就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学校严格落实优待抚恤等双拥政策,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工作优势,建立 “军人子女及退役军人子女”档案。2024年,学校解决了现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共15名。同时,学校也把军人子女作为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班主任、任课老师都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定期召开军属、部队子女家庭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高举星星火炬,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章
小学少先队工作承载着引领儿童积极向上发展的重任。学校十分重视少先队工作,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凝心聚力,高举星星火炬,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全面落实少先队的教育任务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全面推进少先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学校坚持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第一使命与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利用重要节日,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红领巾爱祖国”系列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培养队员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组织了“红色经典”学习活动,增强队员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意识;组织队员参加春季植树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开展“走进社区”活动,与居民互动,加强对社会的理解与关心……
建立山西晚报小记者基地。山西晚报小记者基地的成立,为学校学生开启一扇了解社会的崭新窗口,引领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向往,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发现、思考与表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探索热情,成为课堂教育的有力延伸与补充,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强化新时代少先队队伍建设。学校坚持以自身建设为核心,强化素质、提升能力,选拔和培训了一批少先队干部,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承担责任,锻炼能力,发挥带头作用。学校注重队伍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分工,落实到岗到人,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确保队员们能够遵守队规队纪,保持良好的队风队貌。
结语:“军校铸魂”是学校办学理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特色文化,在这种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硕果盈枝,2024年,学校荣获“太原市第四届劳动教育活动月优秀组织奖”“太原市第四届劳动教育活动月学校团体奖”“第十九届太原市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获得科技创新普及校”等多项荣誉。新征程上,学校将以昂扬的姿态,以创办更高质量、更有特色、更具多元化的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为目标,勤探索、出新招、勇实践,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