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教研总第193期 >2025-03-11编印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刊发日期:2025-03-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长军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指向标。本文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通过阐述教学情境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维度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有效的创设策略,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涵盖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观塑造和历史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情境作为连接历史知识与学生认知的桥梁,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何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历史、理解历史,进而提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唯物史观的形成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理论基石,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等观点。通过创设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如展现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生产场景、工人生活状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深刻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具体情境中逐步构建唯物史观,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二)强化时空观念的构建

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进行理解。教学情境可借助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工具,为学生搭建清晰的时空坐标。例如,在讲述古代丝绸之路时,利用动态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开辟历程、路线变迁以及不同时期沿线城市的兴衰,让学生在情境中清晰把握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范围和发展脉络,增强对历史事件时空关联性的认识,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三)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依据可靠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证。在教学情境中,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原始史料,如文物图片、历史文献、回忆录等,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甄别、解读。以“美国独立战争”教学为例,呈现《独立宣言》原文、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法案以及当时殖民地人民的抗议信件等史料,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通过对史料的实证分析,得出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意义等方面的结论,培养严谨的史料实证精神和能力。

(四)提升历史解释的水平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等的理解和阐释,体现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多元视角的历史素材,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例如,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创设包含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社会各界反应等多方面内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涵养家国情怀的意识

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教学情境中融入爱国主义题材的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等,如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战役,让学生感受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精准定位情境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前,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各单元、各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养要求,创设以朝代更替为时间线索,以重要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情境,使情境目标与课程标准紧密契合,确保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选取适宜情境素材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是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考量因素。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素材。如在讲述“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时,可引入当地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如本地老字号企业的兴衰历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情境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元手段,丰富情境呈现形式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情境的呈现形式,增强情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运用视频、音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例如,在“世界文化遗产”教学中,利用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宫、金字塔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设置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在教学情境中设置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逐步过渡到分析性、评价性问题。如在“法国大革命”教学情境中,先提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引导学生获取基本史实;接着提问“法国大革命中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和行动有何不同?对革命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促使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最后提问“从法国大革命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关于社会变革的启示?”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反思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四、结论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是落实历史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全方位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遵循科学的创设策略,不断探索创新,使教学情境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拓展情境的深度与广度,以适应新时代对历史教育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