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学术·综合总第92期 >2023-01-10编印

不爱运动的小黄
刊发日期:2023-01-10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市育红幼儿园 文瑞瑞  语音阅读:

案例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于中班的孩子是完全能做到的,因为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但是在我们班,还真有这么一个例外的孩子——黄堇琂。

“老师,黄堇琂又不做运动”。顺着孩子们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黄堇琂一个人在旁边站着,看着我们做器械操。其实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每次孩子都是能排队跟到户外,等到做运动的时候就溜到旁边去,我已经关注到了。但是通过对孩子的了解,我知道孩子不爱运动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和家长的沟通中也了解到孩子平常是姥姥带的,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一般都是老人包办,所以孩子养成了只爱吃不爱动的坏习惯。在幼儿园我不主张强制孩子运动,不想让对户外活动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于是就先从一日生活入手,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慢慢喜欢上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案例一:伸手触摸树叶

午饭后的散步在后院,巨大的槐树遮挡住了炎热的太阳,让孩子们能在树下乘凉和活动。这时,二宝走到我面前:“文老师,你看我长高了,我都能够到树叶了。”说完孩子一个蹦高,摸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树叶。其余孩子看见后都跃跃欲试,“老师,我也想来试试”“文老师,我先举手的……”孩子们非常踊跃,就连黄堇琂也朝我们看过来,看着孩子有点渴望的眼神,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我把黄堇琂叫到身边,“小黄,你想不想试一试呢,今天吃完饭你把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小椅子也摞起来了,老师特别开心,现在把这个机会奖励给你。”孩子迟疑了下,我趁热打铁:“没关系,老师给你很多次机会,只要你能够着一次就行。好不好?”其实我就是想给孩子一次运动的机会,并且以奖励的方式能让不爱动的小黄更易于接受。

“行”。说完孩子很干脆的答应了。

7-1 (4).jpg

孩子的身高不算低,但是由于运动肌肉不发达,孩子蹦高的动作也比较迟钝,手脚同时不够协调,脚往起跳,手就伸不上去。蹦了十多次后,依然没有达到高度,本来就不想动的孩子有点累了,也没有那个争强劲了,多次试验无果后,自然放弃了。

案例二:单手投掷沙包

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孩子,越不容易得到的就会越珍惜。在第二天的集体游戏中,我设计了一款单手投掷沙包游戏:规则是男孩女孩共分为两组,所有人都要参加。设置2-4米线,将沙包投到终点处圆圈内。两组各选一个负责的孩子,由孩子们自己决定谁来扔2米、3米、4米的参赛人员,获胜的一队今天在班级中获得优先使用权。女孩子们表现的很兴奋,有几个机灵的幼儿开始布阵,男孩也不甘示弱,都想取得胜利,这时黄堇琂在一旁呆呆的看着我们。

“大宝,班上的男孩子都要参加哦,如果少一个,就算输了哦。”我指着黄堇琂,对男孩组负责人大宝说道。孩子立刻领悟到了我的意思,将黄堇琂拉到他们队伍中间。为了给孩子们充分练习的机会,我便假装大方地说:“时间还有点早,你们可以先自己试着练一练,一会获胜的机会就更大了。”

7-1 (1).jpg

“好”。孩子们大声赞同,说完便开始练习。

“小组长要帮助你们组的同伴坚持运动和投中沙包哦”

只见大宝和其他小朋友在一直不厌其烦的拉着黄堇琂投沙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孩子们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坚持运动的毅力和想要取得成功的信念。比赛输赢不是最终的目的,这个运动的过程才是最难得的。

回到教室后,我请孩子们分享今天的竞赛。

聂祺臻说:“我好累阿,但是我就想着要坚持下去,要不然就输了。”

张晨曦说:“我就想着我们一定能赢。”

孩子们七嘴八舌,我请黄堇琂来说一说,孩子嘟嘟囔囔:“嗯嗯…我也不知道。”

“那你累不累啊,运动完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们来一起分享下。”

孩子听完我的提示:“好累啊文老师,我一直扔,最后我只扔进去了一次,比赛的时候我没扔进去,下次我想扔进去。”

集体游戏在活动中更能充分调动同伴的积极性,这比教师一味说教有用得多。孩子们在竞赛中你追我赶、相互合作、认真专注、奋力拼搏,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三:同伴合作滚球

同伴间的鼓励和监督,更能促进孩子们学习,用在运动方面,也是如此。做完热身运动后,我请孩子们每人取一颗篮球,我们开始花样拍球、接球。看孩子们玩的兴致不减,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今天我们的场上来了这么多运动健将,每个人都很棒,那么老师想看看,两个健儿合作能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游戏采用“大带小,强帮弱”的原则,两个孩子坐在地上互相滚球,听着简单,其实特别考验孩子的手眼协调、手臂力量、肌肉伸缩能力。

我有意将黄堇琂和张晨曦分到一组,这个女孩做事情快、积极,不但能管好自己,也能照顾同伴。我传授了方法后让孩子们自己来操作,每组都玩得不亦乐乎,只有张晨曦一会起来帮黄堇琂调好位置,一会捡球,好几次看到孩子都没耐心了,大声喊着“黄堇琂,不对,不是这样的。”小黄被训斥,一脸木讷的表情。

7-1 (2).jpg

我将爱当“老师”的张晨曦叫到身边,对孩子说:“老师看到你帮助小黄做得特别好,是一个很棒的小老师,但是对于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老师更应该耐心,你说呢?”孩子点了点头就回去继续游戏了。回到游戏位置后,我观察这组孩子,看到张晨曦比刚才耐心了很多,帮助黄堇琂一直到活动结束,黄堇琂也能慢慢在户外延长运动时间了。

分析及策略:

针对运动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给予了关注和保护,多次进行观察。在看到幼儿有想运动的行为,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集体游戏中引导同伴互相帮助,以强带弱,创造安全、平等的环境,没有将幼儿当成“特殊”孩子对待,尊重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以游戏和兴趣为主,因此教师鼓励、引导孩子去慢慢喜欢运动,而非一味强制,孩子在教师的督促下能做一些运动,达到了短期的教育效果。但从长远看要想让孩子真正有运动意识,必须是孩子自发的行为,当从一日生活中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想到用同伴合作的方式去帮助和监督幼儿,设置同伴之间有趣好玩的游戏,运动强度也也适合孩子的体能,更能激起孩子运动的兴趣。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慢慢形成了一种运动品质,在之后的户外运动中,无论是同伴合作还是独立运动,黄堇琂都能参与其中,坚持将运动完成。

7-1 (3).jpg

收获与启示:

一、体育的益处很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幼儿体育分会会长王凯珍在健康中国与幼儿体育发展高峰论坛上谈到,培养幼儿身体素质时,要尊重幼儿身体素养的意愿、动机和自信,做到以游戏为主,激发和维持幼儿的运动兴趣。

观察中发现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往往会得到更多来自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会使他们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这种良好的感觉将促使他们对其它事情也抱有较强的自信心,愿意大胆、独立地尝试新事物,行为更积极主动,经常表现出较强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幼儿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幼儿的心理以及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幼儿园是保教并育,主要学习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以上课教学为主要手段。两者虽然教学内容、方法运用、目标制定、组织形式不同,但熟悉两者的老师都知道,体育活动都是从热身、运动、放松、操节练习及自由活动这些环节入手。幼儿园阶段小班从基础的走跑、跳跃、钻爬、投掷等动作练习,到中班的队列队形练习,拍球、踢球、跳绳等技能学习,在大班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运动意识和动作技能,通过上课时间、上课量、上课习惯、上课规则意识的培养,三年的时间逐步衔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等到上小学后,孩子们自然就能很快适应广播体操、体育规范教学的要求,平稳向小学过渡。

每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铺垫,幼儿园为小学打好地基,上小学后孩子才能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任务,减少孩子和家长的焦虑,让孩子快乐运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