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 合·学术总第94期 >2023-02-07编印

运动游戏案例——好玩的垫子
刊发日期:2023-02-07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市育红幼儿园 张 莉  语音阅读: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运动课程强调健身育人功能,在强调幼儿运动技能、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幼儿生命和安全意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重视在运动中培养幼儿养成坚韧、勇敢、团结、进取等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1.案例描述

垫子是常用运动器械,教师将游戏自主权还给孩子以后,这些器械完全超越它们原有、单一的功能。孩子们依托垫子,不断创新玩法。

(1)垫子拖车

3-1.jpg

桐桐将垫子打开,一面放在地上,然后用双手拖拽住垫子另一面的两角,她对乔治说:“乔治,你坐上来,我拉你”。乔治用泡沫球当做方向盘来回转动,彤彤则拖动垫子向后移动,两人玩起了开车游戏。

(2)垫子小马

毛毛打开垫子,长边立在地面上。她骑跨在垫子上,双手握住垫子边,双腿夹住垫子向前行进跳,随后她告诉我们说自己在骑马。

(3)垫子迷宫

二宝和几个男孩子要搭建迷宫,他们将垫子打开长边立在地面上,几个垫子弯弯曲曲拼接在一起,可是垫子一碰就会倒,何云鹤说:“我有办法”。他提着水桶放到垫子一边,可是垫子随即又倒向另一边。二宝说:“那边放个水桶。”几分钟之后,二宝领着孩子们开始进入迷宫行走,但孩子们发现迷宫没有出口。

2.观察与分析

(1)奇妙的“哇时刻”

中班幼儿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其思维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动作发展比较稳定,其中大肌肉发育较为迅速,动作发展明显飞跃,对动作的结果很感兴趣。围绕垫子,幼儿自由探索,将垫子玩出新花样、新水平。如垫子拖车、垫子小马、垫子搭迷宫。他们自主生成的游戏让我们看到奇妙的“哇时刻”!

(2)教师介入时机把握

活动中面对垫子会倒和没有出口的问题,教师没有急于介入。而是持续观察跟进,鼓励幼儿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勤于反思的能力,这也是幼儿运动素养核心之一。

(3)如何在迷宫游戏中落实身体素质锻炼

中班幼儿活动中缺少计划性,目的性差且分工不明确。游戏中迷宫搭建相对占用时间长,如何提高幼儿搭建速度,将更多有效时间落实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锻炼中,也成为我和孩子们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4)游戏规则的建立

孩子们对迷宫的入口和出口没有明确标记,容易碰撞;在搭建迷宫时兴趣出现转移,有的喜欢拨弄泡沫球,有的会把泡沫球放在迷宫通道里,如何建立合理的游戏规则呢?

(5)确立活动目标

围绕幼儿对迷宫的兴趣,结合幼儿已有经验,确定如下活动目标。

①探索垫子的一物多玩,能用垫子等材料搭建迷宫并用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提高身体各项素质。

②学习协商制定游戏规则,并遵守游戏规则。

3.教师支持

(1)拓展经验。围绕迷宫主题请幼儿收集迷宫的图片和书籍,加深幼儿对迷宫结构的认识理解。

(2)活动后的分享交流。

①分享幼儿游戏视频,对在游戏中积极动脑筋想出各种玩法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进一步引导其思考:可以搭什么路线的迷宫?几个入口和出口?进一步激发幼儿持续探索游戏的兴趣。

②运用记录运动故事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游戏活动,画一画你玩垫子的方法?下一次还想怎样玩?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

(3)制定游戏规则

①与幼儿协商人员的分工。明确负责搭建与取放材料的分工,避免幼儿无序游戏,既提升搭建速度也能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②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与幼儿协商“入口和出口”及“泡沫球”的使用规则,不仅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也丰富游戏情节。

③运动安全保障。教师要对游戏安全性作出评估,如垫子拖车倒车走时提醒司机避免碰撞;过迷宫时排队等,以保证游戏的安全可行。

④增加游戏难度。提醒幼儿身体不碰垫子,根据迷宫的宽度,随时调整身体的运动方法、方向及速度;迷宫中还可设置障碍,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难度,体验挑战乐趣。

4.幼儿发展

(1)垫子一物多玩游戏中,孩子们“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符合《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幼儿在与器械、同伴的积极互动下,得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想法,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树立运动自信。

(2)《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从材料的搬运,到幼儿利用垫子持物走、持物跳,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迷宫,在走、跑、跳、爬、搬运等动作技能中幼儿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3)《指南》科学领域中科学探究目标中4-5岁的幼儿典型表现提出: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幼儿通过垫子的不同的摆放方式,生成多样的游戏玩法,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搭建迷宫的游戏中也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计划与行动能力,启迪孩子们发挥运动智慧。

5.教师思考

(1)目标制定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目标制定应在幼儿已有发展水平,符合幼儿健康发展规律,同时,中班幼儿规则意识萌芽,良好的规则意识能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提高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

(2)材料成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催化剂

选择能多元,可变性大,操作性强的低结构材料。幼儿从单独玩垫子,到与器械组合玩,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材料变化中丰富游戏情节又增加游戏难度。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促进幼儿主动探索与学习。

(3)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在活动组织中分为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三大环节。游戏前以问题为导向,游戏中教师记录精彩瞬间,游戏后引导幼儿进行“头脑风暴”。其间,教师没有刻意“教”,幼儿却有所“学”,表现出积极主动、敢于探究、乐于想象等良好学习品质,他们的游戏状态与表现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正表明了“幼儿是有能力、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4)多样的观察法记录幼儿游戏

游戏观察遵循整体扫描式观察与个别重点观察结合。先整体扫描观察幼儿对垫子玩法的多样探究,结合幼儿搭迷宫的兴趣点,聚焦重点观察。运用多样化的观察法,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5)适宜的支持助推幼儿持续游戏

《纲要》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明确提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教师运用观察、提问、收集、讨论、分享、体验等方法,提高幼儿身体素质锻炼的实效性,持续推进游戏开展,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