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现代教育》数字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您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5 邮发代号:21-1030
电话:0351-8390479 15536818064 邮箱: kxdb.box@163.com
本报讯(记者 黄晶 通讯员 闫娜娜)近日,太原市小店区第三实验小学低段语文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美,并实现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
大语文时代,古诗词的综合素养能力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资料显示,小学阶段教材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幅达80%左右,而且统编版教材古诗文内容更加丰富。面对如此多的古诗文篇目,学生要真正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与意境实属不易。
本次教研由教师闫娜娜主讲,她以课标为依托,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及学习要求,也对诗词教学的作业进行了内容上、形式上的创新,既让作业有了“语文味”,又有了“趣味性”。
吟一首诗,赏一幅画,当古诗和图画配合,就是一场诗词大“绘”。同学们采用多种形式将画和诗词结合在一起,或是诗配画;或是手抄报;或是书签,或是拼贴画,无论年级高低,大家都兴味盎然。既激发学生们热爱古诗的情感,又让他们从中得到美的启蒙。
教师朱雅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讲到:将诗词用飞花令的形式朗诵出来,同时配以手势舞,将文化、语言等多种基础素质高度融合在一起,既让古诗有了趣味性,又加深了同学们对古诗的记忆。
教师薛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让学生学习古诗的画面及意思,也让同学们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孩子们只有通过搜集资料才能深入了解古诗,走近诗人,从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悲喜。这正是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联想能力的有效手段。
郄校长最后对本次教研给出了充分肯定,表扬老师们能够积极学习新课标,并能知己知彼,努力践行课标要求,尝试新理念。同时强调了,教师教学要做到学前有计划,学中有方法,从行动上要结果,让孩子们落落大方地表达。此外,一定要关注学情,针对学校学生的真实情况多层次多角度布置个性化作业。他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加用心钻研,思考“如何提升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孩子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