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学术·综合总第109期 >2023-06-06编印

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刊发日期:2023-06-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校  韩晔

摘要: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校长的角色尤为重要。只有发挥出校长这一角色的功能作用,才能推动公办小学内部治理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治理,从而为师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为此,本文对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角色胜任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角色定位;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校长;公办小学

一、引言

伴随着教育转型的呼唤,学校需要推动“管理”向“治理”的方向转变,这也对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能推动现阶段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完善。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人物以及管理人物,必须从教育的变革与转型中维持正确的角色定位,有效处理学校内部的各项事务,以满足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从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定位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

二、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定位分析

校长作为公办小学的法定代表人,其拥有公办小学的最高指挥与领导权力,既是公办小学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公办小学教育方向的掌舵人,对公办小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校长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其需要将自身放于合适的位置,结合公办小学自身治理要求、发展情况等进行恰当调整,并充分发挥出掌舵人的功能作用,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造优质、优越、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也要求校长始终维持教书育人的领航角色,将自身的经验、经历融入到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增强公办小学内部治理成效,使公办小学的教育治理更上一个台阶。

(一)发展师生

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师生是重要的一环,其不仅是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管理对象,也是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校长在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需时刻注重师生的需求,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不仅要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引导师资队伍积极落实各项教育政策指标,也需要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角度分析国家对学生需求、社会对学生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合理优化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使其能提供管理、服务与引导等功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这也是校长在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的角色价值[1]。

(二)教师管理

从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校长属于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协调好双方的关系,解决管理过程存在的矛盾,尤其考验校长的能力。

首先,校长是学校行政权力的中枢,是领导教育工作者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关键人物。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校长需要从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审视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程中不仅要结合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也需要专业化的激励手段,使教师更愿意、更乐意服从校长的权威,而不是胁迫于校长的权威。比如面对公办小学中一些“无为”教师时,校长可以运用“委婉教育”的方式来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引导其改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消除对教学质量漠不关心的观念与行为。

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大部分都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来履行教育任务,校长对其进行激励时,应结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专业化、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引导教师为教育教学投入心力,为公办小学的发展贡献自身。比如对处于职业状态的教师人员,其一般会表现为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之后就“下班”。校长面对这一类教师时,可以采用“将心比心”的人文激励方式,引导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激发这一类教师的教育责任心,并利用沟通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期望与需求,结合公办小学内部治理的要求合理设计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最后,校园文化是强化教师管理的有力手段,其会从环境氛围、工作氛围等层面引导教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排除自己的负面情感,提高教学质量。以往教师管理中,教师人员多以情绪情感以及思维模式为主导,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缺乏活力与动力,甚至会带有情绪“上课”,这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校长面对这一类教师时,可以将角色定位于“师生”,自己成为“教师”,让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人文沟通的方式来引导教师积极排遣自身的消极、负面情绪,并在交流互动多关心教师、尊重教师,利用人文沟通的方式引导教师打开心扉,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疾苦”,以帮助教师重塑心态,打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助力公办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

三、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胜任举措

(一)提升校长领导力

首先,校长需要注重理念更新,能更好地体现出人为关怀。校长作为公办小学的掌舵人,必须在师生面前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并在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利用良好的德行来感染与领导师生。其次,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有文化来支撑,要求校长必须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借鉴一些优秀企业、高校的文化,并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校园文化,这不仅能增强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最后,学校是知识学习的地方,其本职功能就是知识学习。校长不仅要从自身品德以及校园文化来提升领导力,也需要借助不断学习增长见识与能力,并以自身领导的身份带动师生踊跃学习知识,比如开展全校读书活动、开展全校知识交流主题会等,这不仅能增强校长的领导魅力,也能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

(二)加强校长胜任力

校长是学校的行政中枢,其胜任能力会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长的胜任力,使其能具备承担起新时代教育责任与领导责任的角色任务,从而推动公办小学更好地发展。首先,可以依托专家力量来提升校长的理论知识水平。国内学术界与教育界对于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具有较为先进的经验与理论,其能为校长有效治理学校、有效管理师生提供支撑。校长在胜任力培训中,可以从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处汲取理论经验,以帮助自身开拓治理思路,实现公办小学教育现代化治理。其次,加强胜任力的过程中,校长可以借助众多教育案例库资源处汲取经验,其能为校长如何治理有效建议,有助于提升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成效。最后,在增强校长胜任力过程中,必须明确学习与培训的目标。比如校长在治理方面有所欠缺,就需要增强相关方面的能力培训,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校长角色的功能作用。如果校长在师生管理方面有所不足,就需要结合一些案例来增强校长相关方面的能力素养,使其满足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另外,校长也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多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对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进行创新优化,使其能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保障公办小学治理与教育更上一个台阶[3]。

四、结语

总之,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人物以及管理人物,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结合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要求发挥出角色作用,从而保障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此,本文对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校长的角色胜任提出以下建议:校长不仅要从自身品德以及校园文化来提升领导力,也需要借助不断学习增长见识与能力;校长在胜任力培训中,可以从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处汲取理论经验,以帮助自身开拓治理思路等。这些建议可以充分发挥出校长的角色工作,为公办小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姚炎昕.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小学校长权力失衡与重构[J].教育导刊,2021(09):52-57.

[2]张泽科.现代学校治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教育科学论坛,2019(34):73-75.

[3]廖家贵.优化学校治理结构从管理走向治理——江津区珞璜小学校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J].重庆与世界,2018(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