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教学教研总第139期 >2024-01-09编印

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邀请梁涛老师作语文教学专题讲座
刊发日期:2024-01-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科学导报讯 2023年12月28日下午,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特邀市科研中心梁涛老师到校作讲座,为该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梁涛以“结构化”为切入点,提出要以结构化的思维去架构课堂教学,要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学会把素材结构化,并举了“货车过山洞”和“织毛衣”的例子,要求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将“点状思维”整合成结构化思维。

将教材结构化的抓手就是学习任务群,梁涛指出,“一个单元做好一件事”就够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单元教材解读中要找准核心任务,每个核心任务又统领着一些子任务,这些子任务互相之间是有关联的,甚至是进阶的,而每个学习任务下都是连续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也是互相关联且有递进关系的。

梁涛强调,要创设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教学中体现“教——学——评”的有机衔接,评价即学习,评价有标准,评价是多元的,应镶嵌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评价先行。

梁涛谈到教师有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微课程的开发者,其实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教材潜在的资源。第二重身份是导演,教师要负责“脚本”的安排,给学生发放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讲,以启发性、点拨性的讲授“点到为止”,让学生充分地去“演”、去练、去体验,在练和体验的过程中进入“角色”,进而领悟知识、发展能力。第三重身份才是教师,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负责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提炼方法、参与点评并进行总评。接着,梁涛以《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大情景大主题设计为例,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优秀教研组的备课思路,那些在解读教材上的精巧设计,点点滴滴都值得老师们去思考去学习。

梁涛用生动形象的例子为教师们进行了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新解读,将一个个高大上的名词、概念、观念,用最直接、最浅显、最通俗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与会的教师们认真记录,静心思考,受益匪浅。梁涛精心的指导为全体语文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考。相信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会秉承严谨认真的态度,凝心钻研,聚力发展,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新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讯员 曹彩虹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