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源县第三中学校 王玉平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微课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一说到微课,我也就不由地想到去年浑源县教科局组织的精品微课制作活动。那是一个把获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作品的机会。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我把自己对微课的理解,以及微课制作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感悟融入到微课作品中。真切地体会到,教师进行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微课教学,其实,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考验。下面,我结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一课对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一下粗浅的探讨分析。
一、构思要注重设计。
微课教学由于时间和容量有限就更需要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效果。这就要在课堂的构思上下功夫。要体现出整体的设计。
首先,构思的设计要有创新。在《鱼我所欲也》微型课制作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作者孟子的画像以及孟子核心思想的视频,同时抛出“选择”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孟子这位先贤伟人的敬仰。由此自然切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产生兴趣,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对每段论证讨程的分析之后我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填空,以巩固对该段论证内容的记忆。使学生思路清晰,增加趣味。
其次,构思的设计要有整体感。在本课末尾的拓展延伸环节,把握了作品的主题后,我进一步探讨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首先,我提出:“在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各种考验,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师生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任何时候我们的选择都应该面对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即舍生取义。这样与课前的引出的“选择”问题相照应。然后,我又结合课后练习四提出的要求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先理解孟子在文中提出的论点,体会其影响力。接着思考当代社会生活中“舍生取义”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结合文天祥,谭嗣同、秋瑾、李大钊等人的事例来理解“舍生取义”的现代意义,体会这一精神的永恒价值。最后归纳,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舍生取义”的内涵是不变的,但要知道是有条件的,是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制约的。这样的拓展环节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照应了开头提出的“如何选择”这一问题上,首尾呼应,衔接自然,使微课设计完整统一。
二、取舍要围绕中心。
由于微课容量有限,所以在内容的选定上一定要有恰当的取舍。选材的内容或环节,必须能起到高效地突破重点难点的效果。如同写文章,那些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或低效的内容或环节要敢于舍去。
首先,取要突出中心。在《鱼我所欲也》微课制作时,由于本课学生已学过。主题也明白。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课文的论证过程与方法。选取的主要环节是:抓住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其论证方法;以古鉴今,思考孟子的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以上三个环节的选取和细致程度体现的是对教学重点的突出。
其次,舍要切合实际。在“抓论点,理文意”这一环节。我未将论点提出的方式及文意做过多的讲解。因为在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环节中,学生对作者、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字词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一些难理解的句子,在第一课时都作了质疑和交流。本课时就不必赘述,只作了简单的回顾和梳理。最初备课时,在最后加入练习环节,但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重点内容即论证结构和论证结构透彻地讲授,并进行深入有效的拓展,于是就将练习环节删去了。因此,要做到切合实际的舍。
三、内容要有延伸。
微课需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延伸至课前和课后,从而补齐时间和容量上的局限。
首先,课前预习要做好铺垫。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因为《鱼我所欲也》一文既是文言文,又是议论文。语言比较艰涩,难懂,特别是第一段的正反对比论证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上课前,我先对课文的重点语句,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等,做了梳理,巩固了对译文的理解。并对两段的论证内容和论证方法做了初步的提示。这样就为课内争取了时间,能够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到更好地展开和突破。
其次,课后作业要学以致用。和常规课堂一样,微课一定要针对本课所要求掌握的重点设计相应的作业。这点对于时间容量很有限的微课来说更重要。在进行《鱼我所欲也》微课教学时,课后,我让学生围绕“我心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写一篇小作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样就紧紧抓住了课堂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能通过领悟孟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感悟作品的积极精神,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从而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要在时间容量“微”的要求下,努力在构思、取舍、延伸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