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 张美娟
2024年暑假,我拜读了美国作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起初,我认为教学勇气是在教学过程中面对遇到的教学瓶颈,学生问题处理不当时的后遗症,家长的不合作态度等困境时,需要调整心态,重新出发。书中的教学勇气是指发端于自我和世间的最真实的地方,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栖身于此的勇气。读完此书,虽对一些窘态出其相似感到释然,又对一些概念及教育观念深刻阐释感到茫然。
总之,本书共有七章内容,有很多观点触动心弦。
一、谁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
这句话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作者坚信,这个问题是为了学习和学生,而就教学和教师所能问出的最根本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与所教的学科相遇,开启自己从教的真实人生。教学中要面对一张又一张新面孔,迎接一次又一次新相遇。如何才能得心应手,还得靠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通俗的讲,就是成为教如其人的教师,做到身心统一,不简单按技术层面来论教学好坏。当下,处于改革潮流中的教师不断学习专家对课标的解读及大单元设计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保持教师的心灵,即本心。教师需要把授课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经验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明白,成为社会需要的一分子。从长远看,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存,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学生如何学会知识,怎样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好青年乃至好人,都和学生自身敢于求索,探求真理密切相关。
教师需要自我完善,学生需要自我蜕变,都离不开学科知识、必备品格及适应能力。归根结底,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核心是鲜活的知识任务本身。教师努力驱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完成知识任务并收获技能或经历成长。从这一点看,优质教学并不能单纯依赖教学技巧,反而利用教学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来自地狱的学生
本书中“来自地狱的学生”泛指难对付的问题学生,有男生也有女生。原来一直认为知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等等,他们面对问题学生,一定有他们的一套办法,很快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状况,引导并激励其走上学习的道路。
读完此书,我发现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能遇到“来自地狱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需要教师了解他们的恐惧环境,诊断他们的“脑死亡”状态,给出治疗方案。而教师本身怎样才能面对这些来自地狱的学生?首先得克服内心的恐惧,愿意去帮助;其次得学习,用知识的力量去科学地化解他们的恐惧;最后要款待学生,就像主人款待客人一样,友好相处。师生和谐共生,才能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长此以往,教师才能迎来自己的曙光,正如作者所言,教师对学生给予款待,将有望造成一个人人款待教师的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肯定会遇到“来自地狱的学生”,不妨把它当做科研课题或者自身成长的历练,多关注问题学生的现状及改变方式,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会降低我们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冲突,减少冲动与内耗,从而让自己面对问题学生时多了一份善意,多了一份关怀,让教学生涯变得精彩,积累经验,勇敢面对未来的恐惧。
三、建立求真共同体
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源自在复杂互动的求真共同体中,紧紧围绕着伟大事物而做出的锲而不舍的钻研。不过,优秀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将从共同体得来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要激励学生参与求真共同体的动态演变来复盘求知的过程。”
优质教学本质上就是让学生参与求真共同体,真正地面对今天的主题事件或授课知识进行探索,求知推演正常合理的可能性能够独立思考,形成实践圆圈。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一直想要朝着优质教学的方向迈进,不断阅读,提升自身能量及知识储备,继续悦纳问题学生,发现其优点,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获得共同体的能量价值。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课堂相遇,营造实践的情境,鼓励学生真实探究。
作者在很多章节都对教学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述,我感同身受却止于表象没有分析深层的原因。《教学勇气》真正让我明白作者的大爱,唤醒教育同仁同心同德,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恐惧,有力量去践行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