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教研总第172期 >2024-09-10编印

提高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式
刊发日期:2024-09-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西街小学  王建梅

一、音乐表现力概述

所谓音乐表现力,是一种难以确切定义的感性艺术表达,它是指通过表演通过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因素,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地传达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与意境。是对于乐曲本身艺术感染性的一种综合把握能力。从而达到感染欣赏者的这种能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生心理阶段特征

小学生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注意力易分散但也易集中于感兴趣的事物。在音乐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设计与引导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激发其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和创造性表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三、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小学和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此外,长期处在对音乐学科缺乏重视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不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与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教学目的。不仅如此,学校和教师对音乐学科的不够重视还会导致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知不足,甚至也会认为音乐学科不重要,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去学习音乐,最终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和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效率低

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加强对音乐活动教学的重视,只有积极地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和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依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所以导致学生开展实践的机会较少,音乐活动的开展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传统和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在音乐教学中提升表现力的方式

(一)引导学生体会,感受音乐内涵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歌曲本身的内涵与作曲家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根据不同歌曲所表达的不同内容,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歌词,了解相关知识的背景,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以及歌曲本身的不同内涵,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多变的音乐氛围。

1.丰富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和乐曲,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类型,拓宽音乐视野。例如,可以引入多种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魅力。结合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一首歌曲时,可以先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2.先学会聆听。

为了表现音乐,你的脑子里必须要有演奏曲目的结构。但是,我们很难仅仅通过乐谱来想象音乐。因此,让我们试着边看乐谱边听。然后,把你听到的感受以你自己的方式写成文字。例如,听到一首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歌曲,我们往往会变得很兴奋。如果听到美妙的旋律和自然的演奏,我们往往会陶醉于这种美。

3.培养音乐感受力。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细节,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音色的特点等。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二)搭建实践平台,增强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实践,多参与,多体会。从而阻碍了学生表现力的发展。为了增强音乐表现力,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舞台空间,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音乐的魅力。例如:《我们的田野》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作品呈现出的唯美田园风光,从而促使他们对祖国锦绣河山产生憧憬之情。这首作品的旋律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用指挥图示的方式辅助学习难点,先让学生用“嗯”来唱“0”,进行铺垫,然后再让他们去掉“嗯”字,按照一般的休止符来演唱。教师用“表示暂停”的手形符号代替“0”,展现在黑板上,然后又用其他的图示符号代替各种不同的节奏。这样就让学生加深了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综合性艺术表演,学生就能在掌握作品旋律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信,培养自我表现能力

自信是当今社会取得成功必备的心理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旦被认可,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然后就会处处表现自己。在演唱、律动活动和歌舞表演中,当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边欣赏边律动,边合作边游戏,这样学生的兴趣不仅激发了,有效而主动地参与音乐表演,而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更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表现音乐的积极性也就增强了。比如跟随音乐的体态律动、展示角色的角色扮演、永争第一的唱歌比赛等等。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个性差异化进行分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被需要与独特特点。

在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时,要注重音乐活动的展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好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设置音乐活动过程中,积极的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设计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己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参与积极的表现,展现自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情感共鸣

音乐教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不能做到完全割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以身边的事物来引入课堂,引入歌曲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具参与感,更有话题可以共同沟通交流,同时也能真正体会到本首歌曲的情感内容,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歌颂祖国、赞美祖国的抒情歌曲,歌曲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片段,在伟大祖国之下的幸福生活,与当时发生美好幸福生活时的情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所表达出的情感。

(五)加强技巧指导,提高音乐素养

在音乐欣赏与学习中,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缓解音乐学习和欣赏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与欣赏方式,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更好的理解歌曲,解读情感。同时,在音乐表现中。高超的音乐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表现音乐,演唱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结束语:

小学中的音乐教学课程,更多的是为学生释放压力,缓解天性,更好的表现自己。同时,激发音乐学习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实现音乐的教育目标,更好的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与积极健全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