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综合总第174期 >2024-10-15编印

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刊发日期:2024-10-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四川省夹江县吴场镇初级中学 王建伦

“以学生为主体”是与应试教育的教师中心相对的教育理念。教师中心是教师主宰课堂,注入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学习,做知识的奴隶,高分低能。素质教育是启发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退掉主宰角色,当上了导演。这样,培养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下面我们把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加以比较,分析其利弊。

例一,以教学归纳法为例,应试教育,由老师举例,老师推理,老师得出结论。学生没有过程思维,对老师的讲授思考不深入,最后是依赖老师的结论。再死记硬背,解决数学问题就用例题模式去套。思辩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全无,而素质教育则从激发培养兴趣入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得到培养。有了这样的主体精神,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趋势,善于提出矛盾,以激发求知的愿望,提出矛盾的依据应是从客观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如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人们常常运用归纳的思想。这种例子不必举很多,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联想,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深化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将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力求证明归纳思想的正确性。学生经过了这番思考并得出了一种结论后,老师问:“归纳法得出结论是否绝对正确?”这句话如果是应试教育的教法,只是教师举例说明,把结论告诉学生就行。但素质教育则一定要让学生参与事例的收集,亲自证明。学生们通过实例,证明与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正确的。但有时是不正确的。因为找的实例不可能穷尽一切,那就有特殊情况发生的可能。这样生活、事例、原理紧密结合,学生亲自经历研究过程。数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就被掌握了。

例二,联想、类比是学习数学重要能力。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丰富学生想象力被忽视,造成学生思维的死板狭隘,而素质教育则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为目的,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积极联想、类比。

例三,教学模式上,应试教育的课堂是死板的,气氛不活跃。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开放的、活跃的,对那些有探索价值的问题,采取引导、启发、点拨等方式。如多解求变,让学生尽情发挥思维的敏捷性与独创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将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或在全班发言,或在小组讨论。让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和敏捷性得到充分发挥。

例四,应试教育在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没有列入教案主要目标,只按照教材体系,传递前人的经验,而素质教育则把培养思维品质列入提高素质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求导与善变的变通性,教师会深入研究,把数学中的换元法,数形结合法,三角函数代换法,复数向量法,对学生进行变通性的训练,而应试教育则是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数学思维与方法的揭示。所以应试教育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例五,在教学中,揭示数学思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应试教育则没有这项培养目标。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把发现数学思想研究教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好些知识点中都蕴含其中,将它揭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哲理美。如质量互变规律在数学中广泛运用。在数轴上的原点O是唯一的中性数,越过这一点,数据和领域将变为它的相反领域几何也是这样,任何一个图形的某数量关系的变化,都会在某一点引起质的变化。如90°是角度化的关节点,大于90°的是钝角,小于90°的是锐角。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也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学生人生的重要指导思想。例如,一个学生的成绩优异,但如果出现了骄傲情绪,固步不前,就会转化为优异的反面——差等。有很多人其智商一般,但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了人才。所以,揭示数学的思想美,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灵魂,应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又如在教学几何与代数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对立统一关系。代数从数量关系出发,几何从空间形式出发,是一对矛盾,但两者又是统一。形通过数来刻画,数通过形来体现。代数可转化为几何,几何可转化为代数。这是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对学生施以影响的又一内容。

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数学教学,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高考总复习中的方法就可以运用辩证思想来进行,其中题海战术与精选练习就是一对矛盾。题海战术认为题解得多就会熟能生巧,但它不利于发现解题规律。因为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于正确答案,忽视解题法则的总结、归纳。而精选精练则是体现解题规律而练的。这是以少胜多的方法。但练题过少也不能使其熟练。这对矛盾不解决,将对高考复习产生不利。解决的办法就是分析其利弊,趋利而避弊。这样,喜欢多练题的学生将会把关注点转到寻找解题规律上。只找解题没规律而练题太少的学生也会懂得适当多练能生巧的道理。

又如,在选择复习题上,一种是起点过高,过多地搞难题,一种是只重视基础题,不重视难题训练。这又是一个对立的方法。怎样让这对矛盾统一起来呢?办法是有的,把学生分层指导。差生以基础题的训练为主,基础没打牢,去做难题是建空中楼阁,浪费时间,对优生、尖子生,注重难题训练,并把发现解题法则为目的。这就是考试复习中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辩证唯物观的运用。

素质教育的方面还很多,有待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