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总第175期 >2024-10-22编印

以更加温情的方式 归还教师的“戒尺”
刊发日期:2024-10-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策划  李恒灵

导 读: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每一位教师都是辛勤的园丁,用爱心与智慧浇灌着每一棵幼苗,期待着他们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挑战与困惑。其中,关于教师“戒尺”的讨论与争议,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今天,小编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这把“戒尺”以更加温情与智慧的方式,重新归还给教师,让它在教育的天空下,再次焕发光彩。


教育的温情与教师的“戒尺”

教育的温情,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它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用智慧去启迪他们的思维。在教育的世界里,温情是不可或缺的。它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力量。

教师的“戒尺”,并非简单的惩罚学生的工具,而是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与矫正。在古代,戒尺象征着师道尊严,是教师对学生寄予厚望的象征。而今,虽然教育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从未改变。“戒尺”所代表的,是一种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责任,是对未来社会公民素质塑造的坚持。

然而,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关于“戒尺”的争议。有人认为,“戒尺”是教师维护课堂秩序、纠正学生错误行为的必要手段;而有人则担忧,“戒尺”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损害教育的温情与尊严。这种争议,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时常感到困惑与无奈。有的自媒体对教师教育惩戒误解歪曲,使当事教师和学校成为舆论批评的对象;有的主管部门对严禁教师体罚等规定三令五申,而对教师适度行使惩戒权却“缄口不言”……教师想“管”又不敢“管”。


归还“戒尺”的深层意义

面对这样的争议,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师的“戒尺”又该何去何从?在我看来,归还教师的“戒尺”,并非简单地恢复其原有的惩罚功能,而是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与定位教师的教育惩戒权。这一举措的深远意义在于:

维护教育秩序。合理的教育惩戒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它让学生明白,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自律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适度的教育惩戒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激发其自我反省与改正的动力。在挫折与失败中,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坚韧不拔的品格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彰显教育尊严。教师的“戒尺”权力是其教育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归还“戒尺”,意味着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与肯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进而激发其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动力。

推动教育改革。归还“戒尺”,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它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归还“戒尺”,意味着我们要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教育的多样性。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戒尺”应该成为一种引导与激励的力量,而非单纯的惩罚与压制。

归还“戒尺”,还意味着我们要以更加温情与智慧的方式,去处理教育中的矛盾与冲突。它要求我们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包括适度的教育惩戒。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智慧去启迪他们,让他们明白错误所在,并愿意主动改正。


以温情之名,共绘教育蓝图

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

归还教师的“戒尺”,只是我们共绘教育蓝图的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我们要以温情之名,共同探索教育的真谛与力量。

首先,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艺术水平。新时代的“戒尺”,应当是充满温情的引导,而非冰冷的惩罚。它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艺术,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用恰当的方式,如鼓励、引导、反思等,替代简单粗暴的体罚,让学生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发自我改正的动力。

其次,要在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这需要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家长沟通,解释教育惩戒的必要性与适度性,让家长明白,适度的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时,教师也应倾听家长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担忧与期望,共同寻找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

再次,我们要倡导社会理解与支持,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支持。只有让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我们才能共同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我们要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归还“戒尺”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尺度的问题。这个很难把握,也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惩戒,什么样的又算是体罚。不能给一个模糊的概念,让老师去揣摩,不出问题都好,一旦出现问题,实施了惩戒行为的老师首先被问责追责,这样老师会容易承受不起。

其次是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身心健康问题。是否实施惩戒,主要根源还是在学生。现在老师实施惩戒,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学生录像拍照传到网上,很多时候媒体并不知道前因后果,只凭借网上的消息便铺天盖地地渲染,而且多是指责老师,同情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较脆弱,受到惩戒后做出极端行为,对个人,对家庭都带来伤害,老师就更无法承受了。

第三是部分家长的情绪问题。老师失去教育的惩戒权,与家长的做法有很大关系,随着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参与教育过程越来越多,对老师的期望值和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降低;但是同时对孩子却越来越宽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难管而又没法管,不敢管的局面。

第四是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态度。以往很多时候,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家长就可能到学校问责甚至闹事,学校等往往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家长妥协,对老师惩戒。在正常的范围内,如何有理有据地对老师免责,不受舆论所左右很关键。

第五是老师的社会地位问题。老师手里是否有惩戒权,跟老师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谁都可以对教育,对老师指手画脚,不用老师实施惩戒行为,哪怕是稍有不当的地方,各方就开始指责,老师如何还敢稍有严惩之心。

第六是师风师德建设如何与教师惩戒行为区分开。教师实行师风师德一票否决,但很多时候媒体和家长却可能因为老师的惩戒行为发难,这还是要回到明确标准和免责的问题,不然这个度确实比较难把握。当然对于查证确实是老师言行不当,只要有理有据,也应当予以处罚。

在教育的长河中,每一把“戒尺”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让我们以高情商的态度,重新审视这把古老而又常新的工具,将它从误解的阴影中解救出来,以更加温情与智慧的方式,归还给每一位热爱教育、心系学生的教师。在爱与理解的照耀下,让“戒尺”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中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真正的“戒尺”,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那就是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