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 曦 王星桦
在中国民航大学的某教室内,来自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以下简称“航院”)2022级学员衣北航正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听授课教师夏庆军讲述在民航机场航空管制中的典型案例。课上,夏庆军将真实发生的特情事件详细分析,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让衣北航听得入了迷。
夏庆军第一次为军校学员授课,而讲台下的学员们也是第一次走出军校,坐在民航大学的教室里学习。这些变化,让“教”和“学”在未来的时间里产生无限的“化学反应”。
这是新学期伊始发生的“新变化”,航院择优选拔学员赴中国民航大学开启为期1年的联合培养,旨在以培养“军地兼通复合型空管人才”为目标,探索走开空军航空管制专业本科学员联合培养路子,在当前军队院校培养基础上,对标民航管制员岗位能力要求,充分利用民航院校培训资源,系统学习民航空管专业理论与指挥技能。
近年来,航院牢牢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部队复合型空管人才的实际需求,积极打开人才培养“新路径”,扩大为战育人“朋友圈”。此次与中国民航大学共建共育是该院创新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生动缩影,是支撑空军空管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军航管制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军民航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打造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该航管联合培养试点班按照“教管分离”模式,实施“院校式教学、军事化管理、连队式生活”。天色微明,甜蜜的梦网还笼罩着校园,操场上便已传来空管联合培养班的口号声。傍晚,人影散乱,他们却已经全体集合,开始总结一天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一日生活制度还像是在军校一样,紧张且有规律。
在联合培养的教学新模式下,按照“符合军地院校规定、原汁原味学习民航、军政素质不断线”思路,在完全吸纳民航“管制+1”空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关要求,学员们要在1年的时间内完成“民航专业基础、民航岗位任职、思想政治”三个教学模块以及自主训练模块的学习。
联合培养试点班指定专责教学班主任,采用专业导师制和大班授课模式,目的是为学员提供与民航院校本科生同等教学资源。夯实民航空管理论基础的同时,进行通识、素质教育,培养出既能指挥引导飞机又能设计规划空域的综合型人才。
“在专业管制指挥课上,老师全程采取全英文授课,同时会播放实际陆空通话英文音频,让大家在一个全要素模拟的管制指挥环境下学习训练。”试点班学员邱昌森说道,全英文授课对于大家来说开始时会有一些吃力,随着课程的深入,授课老师为大家建立的语言环境被架构起来,学起来也就很快了。
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我们试点班的每位学员都会有一份私人订制的专属培养方案,我们在民航大学学习期间,所学课程、学科竞赛、学术交流以及个人军事体能训练等,都是学院联合民航大学老师,带训‘军事+政工’专职队干部根据我们阶段性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特点进行量身订制的。”学员张子仪说。
在张子仪看来,联合培养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思路,他们走出军校,学习民航机场航空管制的方法和制度,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航空管制指挥这个专业,同时更加有利于他们在战时会有更多处置特情的新思路新方法。
试点班从教学组织、日常管理、考核评价、保障条件4个方面,建立培训运行模式。同时,试点班在运行中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大班授课、探究实践、小组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托民航大学专业课程日常授课与模拟训练教研室,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队干部会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分组,指定学习组长,为大家打造充分自由的修读空间,引导学员主动探索,全面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我们正在做着很多创新,和民航大学联手建立航管联合培养试点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教育改革。为培养军民兼通型空管人才、专业化技术骨干、中高级参谋、中高级指挥员奠定职业发展基础。”空管领航学院领导介绍道。
搭建军地联建共育平台
航管联合培养试点班的建立,在培养学员的同时,更折射着联建共育、交流互动的效益。航院从管理、教学、训练等方面要求教员、干部跟班跟训,每个季度选派专业教员赴民航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督导及交流互动,搭建起学生互动、教员教学、科研合作三个层面的交流平台,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推进师资队伍和学员培养融合共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民航大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到的很多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媒介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授课中学习借鉴的。”航院某教研室主任吴亚荣说道,在联合培养授课过程中,民航大学的老师会通过学习通、智能学习平台以及利用AI助教实时掌握学员学习情况以及难点问题,并在课后通过留言,开线上小组等形式为学员解决问题。
以航管联合培养试点班为契机,在每个季度为期一周的教学督导中,联合培养试点班成为教师教学交流的平台,拓展了军地教师双向交流通道,不断地探讨前沿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手段,助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科研合作以及教员成长成才。
“未来战场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指挥人才,我们就不懈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最快做好供需对接。”空管领航学院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比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军地联合培养等,将各专业根据未来战场作战指挥要求,打破专业壁垒,联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培养,让学员在教室放眼未来,在未来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听令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