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李盼盼
初中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关键位置,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创新教育保障举措成为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的核心驱动力。
教育保障创新举措基于两大重要理念。一方面是关注教育过程中的细节保障。教育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的,从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选择,到课堂互动组织和作业批改反馈,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创新举措致力于消除地域、经济、家庭背景等因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向偏远和薄弱学校倾斜,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共享。同时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前往薄弱学校任教,提升其师资水平。此外,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特殊保障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在创新策略上,教学资源保障创新是重要一环。一是建立教学资源动态更新机制。传统教学资源更新滞后,难以跟上教育发展需求。学校组建由骨干教师构成的更新团队,定期收集、筛选学科最新信息,实现共建共享。二是拓展多元化教学资源渠道。除传统教学资源外,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校与教育资源网站、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引进名师课程视频、虚拟实验软件等优质资源,挖掘本地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等等。
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创新同样关键。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根据教师教龄、学科和专业水平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新入职教师接受教学基本功和理论培训,骨干教师参加高级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同时建立导师制度,导师通过听课、评课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建议。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也不可或缺。除物质奖励外,更注重精神奖励和职业发展激励。设立优秀教师奖项,表彰在教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上向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倾斜,为他们提供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建立教学成果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合作,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教学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和完善的激励机制,让教师获得成长机会和工作认可。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师间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形成良好教学教研氛围。从这些创新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制定创新规划,同时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推广基层经验。强化多方合作与资源整合,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政府加大投入、企业提供支持、科研机构给予理论和技术指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关注创新举措的评估与改进,建立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举措,将评估与激励结合,推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