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大洼中心小学 付宝玲 张现鹏
小学阶段实施食育意义重大。本文从营养认知、习惯养成、文化传承和品德塑造等维度,剖析小学食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强调其在筑牢孩子健康成长根基中的关键作用,为小学食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
小学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食育融合饮食知识、技能、文化与品德教育,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通过食育,孩子能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传承饮食文化,培养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全方位筑牢健康成长根基。
. 二、小学食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促进营养知识认知,保障身体健康发育。食育以课堂讲解、参观农场等生动方式,帮助孩子认识食物营养价值。让孩子明白蔬菜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肉类、蛋类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种认知能引导孩子合理饮食,避免挑食,为身体发育提供均衡营养。
(二)助力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奠定一生健康基础。小学食育注重培养按时进餐、细嚼慢咽、文明就餐等习惯。长期坚持,这些习惯会内化为孩子的日常行为,伴随一生,为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三)传承饮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食育是传承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春节包饺子、端午包粽子等传统美食制作,孩子能了解背后的历史民俗与文化内涵,感受本土饮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四)培养品德与生活技能,促进全面发展。食育实践中,孩子参与农作物种植、食物制作,体验劳动艰辛,从而懂得珍惜食物,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同时提升生活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三、当前小学食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部分学校和家长对食育不够重视,未将其纳入正式课程体系,导致食育难以系统开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食育涉及多领域知识,需专业师资。但当前小学教师大多缺乏食育专业背景,教学时难以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影响食育效果。
(三)教育资源有限,实践活动开展困难。小学食育实施需丰富资源,如食育教室、烹饪设备等。然而,许多学校因资金短缺,设施配备不足,也缺乏专业教材和教具,使食育教学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四、推进小学食育的策略
(一)加强重视,构建科学完善的食育课程体系。大洼中心小学应提高对食育的重视,制定工作计划,明确食育目标与地位。将食育纳入正式课程,依据学生特点选用教材,制定详细教学计划。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食育专业素养。学校需建立健全食育师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食育教学能力。
(三)整合资源,拓展食育实践渠道。学校要加大食育资源投入,建设食育教室,配备烹饪设备,开辟校园种植园。同时,积极与校外农场、企业、博物馆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利用网络开发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让食育融入生活。
五、结论
小学食育在孩子营养认知、习惯养成、文化传承和品德培养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让孩子接受系统食育,养成健康习惯,传承优秀饮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生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4JZX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