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为深化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思维型作业设计路径,扎实推进数学课题研究,3月26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小学举办《培育学生数学思维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低段数学教研组围绕一年级下册《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单元,开展了以课题研讨为主题的教学沙龙,实现了课题与教学的双向奔赴。
活动中,刘燕老师执教《相差关系》一课。课堂上,学生通过摆小圆片、画示意图、创编数学故事等多元表征方式,逐步从实物操作过渡到符号抽象。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上台展示及描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辨式思维,展现出“做中学”的思维进阶路径。之后刘燕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以期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与表达。
课后王伟华老师就本单元的素养导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大单元任务群进行了大单元说课。接着张建军老师对本节课内容及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了说课,授课时要一是要把握学情,精准定位。
在评课环节,徐瑞芳老师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从“会算”到“懂理”的升华。讲述本节课通过“生活化情境—可视化工具—问题链驱动”的任务设计,有效降低了抽象思维的难度,为低年级学生搭建了思维阶梯。
此次沙龙活动通过课堂实践、深度研讨与成果展示,为“思维导向”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设计,展现了培育数学思维的有效路径。教研组将持续推进“思维导向型作业”研究,让数学学习在真实世界中生根发芽。
(通讯员 王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