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专题总第199期 >2025-04-22编印

人活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镇长马列事迹
刊发日期:2025-04-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史红云

马列,男,回族,1962年7月生,乌蒙山区退役军人,毕业于中央党校法律专业,1979年10月参加工作,2022年7月从织金县委统战部调研员岗位退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毕节市回族学会副会长,《和谐西部论坛》特邀副主编,北京时代学文化特聘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全国民族振兴基金会副会长,中国高级专家学者联合会终身研究员,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理事。

从部队到地方工作期间,马列先后在各种报刊、媒体发表文章500多篇。反映其个人生活、工作与写作经历的专集《马溜溜一二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在赛事活动中,他屡获佳绩。如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一等奖,世界华语文学争霸赛金奖,茅盾文学杯一等奖,第二届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金奖,2021年“国韵芳华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2021年全国首届辛丑杯优秀奖。此外,他还被评为2021年草根文学年度人物,2022年5月荣获全国首届诗歌界劳动模范称号,2022年10月获评党的二十大全国最受群众爱戴文学家,2022年12月被世界汉语作家协会诺贝尔文学研究院授予诺贝尔博士称号,2024年荣获《中华姓氏名人谱》最佳优秀作者。


在马列出生的那个年代,人们习惯把理想格言抄在日记本上,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生信念。1979年,怀揣着“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一理想,马列迈进了军营。1984年10月,马列光荣退伍,回到老家贵州省织金县三塘区公所。

一腔热血服务群众

退伍后的马列先后担任了计划生育宣传员,计生委主任等工作。在搞计生工作期间,他长期深入第一线,掌握了最真实的材料,1989年被国家计生委、全国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授予国家级优秀调查员荣誉称号。也就是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马列更深层次地了解群众疾苦,明白了老百姓心目中衡量党的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当时的三塘区有个鸡场乡,地处织金与六枝特区、纳雍三县(区)交界,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离县城又边远,各项工作一直拖在全区后面,一些干部甚至听到这个地名就望而生畏,谁也不愿去那儿组织工作。1989年马列经过深思熟虑后,毛遂自荐到鸡场乡担任党委书记,立下“鸡场不变样誓不回头”的军令状,便走马上任。

到鸡场后,马列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全乡基本情况。然后找乡干部一个一个谈心交心,统一了思想认识,使党政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的目标责任制,然后亲自带头,解决了几件群众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几件实事:撤除鸡场街上乱建房屋14间,障碍墙3堵,保证了车辆的畅通和市容的整洁;着手维修国家投资100多万元而受到破坏,将近十年来未能让百姓受益的地瓜冲电站……几件实事雷厉风行的解决拉拢了干群距离,群众的信任感加强了,纷纷为全乡工作献策献力,马列借东风为动力,迅速开展群防群治,整顿长期困扰鸡场乡的社会治安问题,解决各种纠纷246起,使全乡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新官上任三把火。马列的三把火点燃了鸡场的希望之光,各项工作迎刃而解。经过1年努力,鸡场乡烤烟种植面积、油菜面积、乡镇企业、计划生育、农业税费的追缴、农民纯收入都跃上了新台阶,马列因此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


镇长献爱心   救了两条命

——记阿弓镇副镇长马列

  □曹涌 杨爽

1994年5月6日,织金县城关镇兴寨村煤冲组潘忠明家热闹非凡,两个康复后的孩子围着马列同志热泪盈眶,孩子的父母高兴地招呼着前来看望的客人,一边含着感激的热泪向观看者诉说着这段经历。

2月16日晚10点钟,潘忠明家遭抢窃,歹徒一行4人趁潘忠明不在家之际,抢走2000元钱,并将熟睡在床上的两个孩子砍成重伤,长子头部被砍一刀,右手被砍去四指及手掌,幼子头部右耳被砍破,伤势很重。待潘忠明赶到家时,凶手已逃之夭夭,只见两个重伤的孩子躺在床上呻吟。潘一边叫人去公安机关报案,一边请人将两个孩子抬到县医院抢救,此时已是次日凌晨5点钟了。经医生检查,只同意幼子住院治疗,长子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无力医治,须立即送往贵阳抢救。但作为未到过贵阳的村民,加上经费开销太大,又无法借钱,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真是走投无路。

就在这时,遇上了阿弓镇副镇长马列正前往医院看病,看到此情此景,身为共产党员的年轻干部主动上前问清情况后,当即对潘忠明说:“不要紧,我给你想办法。”就这样,马列一边在县医院给潘家幼子办理入院手续,一边帮找发往贵阳的客车。可太不凑巧,开往贵阳的车已走完,必须绕道走安顺转车。直到中午12点钟才找到一辆开往安顺的大客车,但由于病人垂危,司机不让坐。马列磨破嘴皮,万般求情最后才让上车。由于路况不好中途上下人较多,马列一直守候在病人身旁,到安顺时已是下午7点钟。车在安顺刚停稳又要立即转车到贵阳,可车老板看着满身是血的孩子,不让人坐,怕影响其生意,马列只有尽力恳求,车老板才勉强答应上车,赶到贵阳医学院已是晚上9点钟。

在医学院挂急诊后,医生说:“须立即手术,否则生命就不可保,但得先交4000元,如交不齐不能入院。”听到这个数目,老潘对马列说:“没办法,我只有500元钱,只好把孩子送回去吧,死活由命。”马列说:“这怎么行,这么远来就是为了救孩子,你不要急。”面对极其困难处境,马列的一颗爱心还是热乎乎的,他再三恳求院领导和手术医生以孩子生命为重,先让孩子入院手术,并答应第二天借钱付齐,一定不欠账。双方商定后医生答应入院,他又跑上跑下为其办理了一切入院手续。

当晚手术由于拖延时间较长,失血过多,孩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与病人家属守候到第二天早晨,直到孩子眼珠转动、有求生的希望为止。第二天他安排看护好病人,就去省公安厅、省委政法委、省政府、省妇联、省团委、省卫生厅、省民政厅,向各单位领导求情,请伸出援助之手救救无辜可怜的孩子。从上午8点钟跑到下午5点,自己带的100多元钱坐出租车用光了,还是遇上一位好心的女驾驶员,听说情况后无偿跑了三趟。马列向有关领导说清情况,终于借到3500元医药费,解决了住院病人的燃眉之急。马列与潘家家属一同照顾潘家长子,从正月初八到十六,病人脱离危险期才回县。到县后又找县政府、民政局领导汇报情况,陈县长签字找卫生局给住县医院的潘家幼子免医药费200元,民政局解决生活费200元。

受害者的遭遇让人同情,马列的行为让人感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合家欢聚团圆之时,他还在异地他乡为别人奔波忙碌,织金县团委号召全县青年干部职工向马列同志学习,学习他的“雷锋精神”,毕节4月28日“献爱心”演讲大赛邀请马列参加,马列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5月6日两个孩子已康复出院,马列赶到潘忠明家看望,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