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专题·综合总第89期 >2022-12-20编印

立师德树新风 争做“四有”名师
刊发日期:2022-12-20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市小店区第三中学校校长 王忠杰  语音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国运兴衰,系在教育;教育兴衰,系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风。在国家教育改革推进,“五育并举”“五项管理”“双减”政策贯彻实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强国”“优学在小店”“质量强校”的今天,培育教师高尚师德,树立教师良好师风,共铸教师队伍教育之魂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师风,我们必须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关键来抓。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呢?对于师德师风的认识,可能有老师和我以前一样,认为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作风的需要,再说通俗点,无非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等等。这是我以前的观点,其实不然,社会上每个行业都需要爱岗敬业、具备优秀道德风尚、行为作风的人;但我们的师德师风不仅仅是职业的需求,更是一个能力提升另一个能力,一个思想感染另一个思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种自己和他人生命延续的体现。

所以,作为学校,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教育,以群众的“满意度”回馈政策的“含金量”。制定新时代师德师风治理体系: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突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把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教师队伍政治建设的高度来抓,构建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党的建设,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的实效性。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厚植信念情怀。落实“两规范”:即规范学校领导从政行为、规范教师执教行为。

规范学校领导从政行为,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基础。

思想认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行为上出现问题,根本是思想认识上出了问题。广大学校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十个严禁”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并通过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等活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教师的表率,用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感染教师,带领广大教师投身到教育改革和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用一流的班子、一流的事业、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

师德师风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教师身上,但是其危害极大,不仅败坏了教师本人的声誉,也影响了周围教师安心教学、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广大教师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规范治理。例如,严禁在职在岗教师诱导学生乱订教辅资料;严禁在职在岗教师利用寒暑假、节日、双休日及其它课余时间从事有偿家教活动和利用职务之便,强迫、动员、暗示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严禁在职在岗教师过时过节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渠道,加大师德教育力度;通过师德征文、论坛、报告会等形式,丰富师德建设内容,从而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师德建设新水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坚定一个初心和使命: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明确一个宗旨:做人民满意教师,以无私的爱、公心的管,追求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做到“六要四统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达到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教师要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理解,有一个愿望。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教师要不忘初心,虽经磨炼,终身无悔。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教师幸福之所在。看到儿童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所以我说,教师是幸福的职业。

落实五个要求:

“立牌子”。对于学校,我们要树立品牌意识,关心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注学校声誉与形象,争创“新优质新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三中的牌子越擦越亮;对于个人,要树立自己在同行中的形象和在学生中的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同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新型同事、师生关系,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享誉省市区的“四有”名师。

“举锤子”。在学校发展、工作业务、自身成长、学生培养等方面,要有作为、敢作为、善作为,有担当。

“留印子”。在立德树人、质量强校、文明创建、“双减”推进、“五项”管理、教研教改、学生培养等方面留下自己的痕迹。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水过留痕。

“搭架子”。在同事关系与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就要构架良好、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补位子”。在教育这份神圣的事业上,我们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在事业需要我的时候,在单位需要我的时候,在同事需要我的时候,在同学需要我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履职尽责,使命担当。

具备五种能力:

一是师德践行能力。包括遵守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两方面,做到知行合一,从知、情、意、行等方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二是学习与反思能力。主要从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等方面所需的基本能力对自己提出了细化要求,突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认清教育的真正意义与目标,唤起我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提高我们的教学品质。

三是综合育人能力。主要从开展班级指导、实施课程育人、组织活动育人等方面明确“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是合作能力。“成功靠自己、完美靠合作”,现代社会的发展讲究合作、讲究双赢,学校发展也必须讲究合作,讲究团队精神。上下努力,共图学校发展大业;与社会合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为办学服务。

五是创新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除了会做题目,还要会做别的自己喜欢做的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允许一些不喜欢做题目或做不好题目的学生去学一些别的、他想学的、而课本上又没有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明智的态度、开拓的精神。

老师们,我们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我们的产品是在几年之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他们就成为社会的栋梁和中流砥柱,他们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建设我们的国家,与他们今天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面对他们,影响他们,明天他们就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走上社会,改造社会。因此,师德师风不是只与教师有关,更不是只与个人有关,而是与国家、民族、与整个社会紧密相关。所以说:国家的希望是教育,教育的希望是师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渊博扎实学识,无私仁爱之心,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