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教研总第196期 >2025-04-01编印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刊发日期:2025-04-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太原市小店区育才小学  杨毅

“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这就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本着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转变作业设计理念,将知识技能巩固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开发体现个性化、生活化的小学生数学实践作业,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

一、设计多变,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一)作业类型:创编型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为丰富,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用文字、图标等方式,记录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现的数学知识、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验与收获。通过让学生写数学周记,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轻松积累学习方法,在反思中促成长,是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同时它又是一面镜子,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让教师看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改变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二)作业类型:积累型

学生通过周记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一周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正确地给自己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不断激励着学习。老师也通过数学周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抄报形式来梳理单元知识,反思总结学习方法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网上查阅或其他形式搜集有关数学课外知识(例如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智力题数学小故事、数学格言等),动脑、动手、精心设计排版,内容要求丰富、充实、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三)作业类型:实践型

实践作业的设计分为操作实验性作业、调查研究性作业、观察活动性作业、实际应用性作业、自编自练性作业等。该作业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

所设计的作业源于生活中的数学,包括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图形的设计和变化应用等,学生在练习中先让他们根据要求用美丽的颜色描绘美丽的图案(花边),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去练习,去统计,去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色彩带给他们的美丽和数学的奥妙,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巩固基础,提高成绩。

二、展现实践性空间,发展学生

1.以数学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约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集体智慧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2.以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开发自由探索的空间。 

实践性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广泛和可伸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生活经验,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练习的内容。在灵活、自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

3.以数学实践性作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制作、调查、估算、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实现实践活动的目标。另外,由于数学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制作……在观察操作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在调查实践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以锻炼,在作业的欣赏中,学生的评价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通过实践性作业有效地统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