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教研总第196期 >2025-04-01编印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 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刊发日期:2025-04-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太原市小店区育才小学校 王静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双减”政策的出台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双减”要求。个性化作业设计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包括作业的形式单一、缺乏分层设计、内容脱离生活实际、难度、质量以及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情况等,为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依据。“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设计趣味性作业

游戏类作业:设计数学游戏作业,通过游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数学运算知识,提高了反应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故事类作业: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实践性作业

生活实践作业:如让学生测量家里的家具尺寸,计算房间的面积;记录家庭一周的开支,制作消费统计图等。通过这些作业,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实验作业:如,让学生用纸张折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观察它们的特征和展开图;通过实验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等。数学实验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设计分层作业

基础层作业: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设计基础层作业。

提高层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提高层作业。

拓展层作业:面向学有余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设计拓展层作业。

4.设计探究性作业

问题探究作业: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项目式探究作业: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综合性的探究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提高了综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设计趣味性、实践性、分层性和探究性作业,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体系和整合资源等措施,可以不断推进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